-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曾曾国国藩藩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 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 曾国藩”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曾曾国国藩藩
【生卒】:1811— 1872 【介绍】: 中国近代地主阶级
思想家。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长人。
5岁开始读五经,学习时文括帖。
1834年中举人,1838年中进士,致翰林院庶吉士。
1843年迁升翰林院侍讲官,并出任四川省正考官和文
渊阁校理。
1849年后,先后作过礼部、工部、兵部、刑部、吏部
侍郎,是一名受清王朝重用的汉族高级官吏。
咸丰、同治年间,奉清廷之命,组织地主武装“ 团
练”,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1862年任两江总督并节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
省。
后又奉命“剿捻”,出任直隶总督。
曾国藩在哲学上主要继承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
的观点,用这种观点来分析和研究人学,提出“穷通由
天作主”,强调“天命”的至高无上;主张区分天命之性
与气质之性,说明人性本善;要求“力去人欲,以存天
理”,为镇压农民起义制造理论根据,等等,反映了封
建地主阶级政治上的反动性与思想文化上的腐朽没落
性。
他的论着编有 《曾文正公全集》。
(1)穷通由天作主 曾国藩继承了古代传统的天命观,把
自然之天说成是能主宰人世间一切的至高无上的人格
神。
因此在天人关系上,提出“穷通由天作主”、“富贵功
名,悉有命定”、“天命诚足畏”、“人之生死,有命存
焉”等一系列天命论的命题和观点。
他在湘军中极力灌输这种天命思想,以驱使广大士兵
心甘情愿地去为他卖命。
同时,他还把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说成是“此天所
为,实非一手一足所能补救”,用天命论为中国封建势
力对外屈膝投降作辩护。
(2)人性本善 曾国藩继承程朱理学将人性区分为天命之
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
以成性,得天地之性以成形”,所以“人性本善” 。
但是由于各人所禀赋之气的清浊、厚薄不一,后天又
时时为“物欲所蔽”,结果先天善良的本性就不断丧
失。
所以,人们必须自觉修养,以恢复先天的善性,即“复
性” 。
他说:“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
日失,故须学焉而后复之,失之甚者,须勉强而后复
之” 。
他高度赞扬程朱的学说,而把告子的“性无善无不
善”说成是“戕贼仁义” 。
曾国藩的“性善论”基本上是承袭了古人之成说,在理
论上没有发展,反映了古代思想延续到近代以后,逐
渐失去了它的意义,而近代地主阶级思想家再无力创
新,只能守旧而已。
(3)常人之性在于磨炼 曾国藩根据人的禀气不同,而把
人分为三类,即上智、下愚、中材。
“圣人者既得其全,而气质又最清且厚,而其习又毫无
发累,于是曲践乎仁义者,夫是之谓‘尽性’也” 。
曾氏认为,圣人之性虽为上智,但在人群中必竟是少
数,而大多数却是一般的“常人” 。
常人之性往往受“气质拘之,习染蔽之,好不当则贼
仁,恶不当则贼义,贼者日盛,本性日微” 。
他非常强调对“ 中材”的教育,“ 中材者,导之东而东,
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 。
因此他认为,“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而现实的
人具有如此大的差别,这都是由于后天的影响,即“ 习
而之善”或“ 习而之不善” 。
为了避免人的“不善”,必须加强修养,即“磨炼”、“勉
强” 。
他说:“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
由勉强磨炼而出耳。
《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
董子曰:‘勉强学问,则闻见博;勉强行 ,则德日
起’。
《中庸》所谓‘人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pdf VIP
- 智慧农业导论-第9章-智慧农业系统案例 - 复件.pptx VIP
- 2025年过敏性鼻炎患者疾病认知与管理蓝皮书-腾讯新闻.pdf
- 汽车制造物流技术课件:认识汽车制造物流技术.pptx VIP
- 幼儿园中班语言《萝卜回来了》教学课件精品PPT学前班儿童优秀公开课.ppt VIP
- 控制电缆技术规范书.docx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上 劳动项目九《体验快递派送》课件.ppt VIP
-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pptx VIP
- 考试高科技无线电作弊技术装备图解手册.docx VIP
- 《基于PLC的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