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年岂可承受生命之重 “杀鱼弟”的人生八年一. 事件的发生百草枯:对人体器官伤害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8月3号,苏州17岁的少年小孟因与家人起了争执,一气之下服用了百草枯。据调查,他是曾经爆红网络的“杀鱼弟”。①. 时间线2010年,一段视频疯传——小孟在自家鱼摊杀鱼,手法娴熟,眼神犀利,被网友戏称为杀鱼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原本 辍学的小孟重回课堂,可没过多久,其父又 让他回来杀鱼。2011年 继续杀鱼2013年,遭受家暴2018年 8月3号 喝百草枯自杀。喝下毒药后,他立刻被家人送往医院原家庭教育1因读书无用论2压力31.家庭教育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既要尊重孩子,也要爱护孩子。在“杀鱼弟”家庭里,面对17岁的孩子,其父母竟还诉诸打骂来解决问题。亲子间缺少基本的沟通和疏解,只是用所谓的“忙碌”来替代一切。试想,如果“杀鱼弟”父母能早日与其交流,增进了解,疏解心理,多为孩子设身处地着想,多一些呵护和关爱,悲剧还会发生吗?链接:不一样的他们给了孩子突破生活困境的智慧和勇气。陕西一家5个孩子出了4个清华北大,其母亲说:“就算砸锅卖铁都要送孩子去上学。”云南一小伙工地搬砖收到北大通知书,小伙的父亲说:“你一定要自己拼出去,不能像爸爸一样。”2.读书无用论当年这张蹲在地上杀鱼的照片上,小孟凝重的表情中,所投射出的犀利眼神,曾让不少人看了都心生怜悯。此外,小孟并没有像同龄孩子一样,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正规教育的缺乏,也会影响到行为处事能力。面对父母的管教,小孟可能表面上看似一直在克制,但是内心的愤怒却时刻在集聚。3.压力“杀鱼弟”的自杀就是因为受不了与父母的争吵。但是,争吵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是这家人在生活的重击下,一次次的失败。对于小孟来说,就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压扁了他那稚嫩的肩膀。三.评价网红“杀鱼弟”的悲剧虽然是个例,但确实映射出了很多家庭的教育痛点。家长们对孩子强化监护,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构建温馨的亲子关系,才是正解。一句话,亲子关系需精心呵护,容不得半点推卸和敷衍。 ----中国新闻网悲剧映射了家庭教育的痛点若进一步解读网红“杀鱼弟”悲剧,会发现监护只是浅层次的问题,而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在于家庭教育。即便“杀鱼弟”的家长监管到位,但家长不懂教育,只知打骂,会让孩子敏感和愤怒的情绪堆积,亲子关系的裂痕也会越来越大,如此,出事便具有一定必然性。 -----中国青年澎湃时评
就“杀鱼弟”的故事而言,人际关系的狭隘,情绪和压力无法疏解,是他走向极端的重要原因。单纯地把责任推给家庭,或是推给学校教育,都是失之武断的。生活在城市之中,他本来可以享受到更多现代生活的美好。否则,除了养成一身熟练的杀鱼技能,依然跟城市存在心理隔绝,便只有“回不去的家乡,进不了的城市”。虽然“杀鱼弟”经医院抢救已移至普通病房,但他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发展轨迹,警示我国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还任重道远。让适龄孩童都回到校园,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再有辍学的“杀鱼弟”、“烧烤弟”,这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底线目标。新京报评论:一时“网红”何以没有改变他的命运。 -----山东网能把一个17岁少年逼上绝境的,一定是他这个年龄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前不久上映的《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当人们得这种病的时候,不仅没有钱,精神世界也变成了一片荒原。
这句话在小孟这里同样适用,从9岁开始就像成年人一样熟练应对生意的小孟,所熟知的就是成年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他的人生仿佛被“揠苗助长”,直接跳过了童年期,进入到更加现实的社会。
小孟的未来,打从他小小年纪走上鱼摊的那天,开始在生活的尖刀与鱼血中谋生,就注定不能拥有普通孩子的岁月静好。
这又不仅让人想起了刚刚考上北大并写下“感谢贫穷”的河北寒门女孩王心仪,她的母亲在她幼年时就坚定让她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在很小的时候就教她背古诗。正是家长坚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心仪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并最终考上了北大,改变了命运。能把一个17岁少年逼上绝境的,一定是他这个年龄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总结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跟刚刚的“杀鱼弟”的遭遇何其相似啊!本该去学校的年纪都没有去学校,而是被迫为了父母的利益奔波。而最后,方仲永落了个“泯然众人矣”的结局,而杀鱼弟,却落了个自杀的结局。 适应主题: 家庭教育 教育的作用 社会底层等主题 适用 句子: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出自柳宗元)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虽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但依旧要去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谢谢观看咸萝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