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 中药养生 ? 1 、原则 ? “健康勿补,补勿过偏,辨证进补,用药宜缓” ? 2 、可助养生的单味中药 ? ( 1 )补气药 ? 人参、黄芪、山药、茯苓、苡仁 ? ( 2 )补血药物 ? 熟地、阿胶、龙眼肉、紫河车、 ? ( 3 )补肾药 ? 何首乌、枸杞子、黄精子、桑葚、菟丝子 ? 3 、养生的方剂 ? ( 1 )长寿不老方 ? 苏东坡的“驻颜不老方” ? 一斤生姜半斤枣 ? 二两白盐三两草 ? 丁香沉香各半两 ? 四两茴香一处捣 ? 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 ? 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 ? 不老药方四例 ? 1. 人参 5 克,黄芪 20 克,粳米 80 克,白糖 5 克, 白术 10 克。人参、黄芪、白术去净灰渣加工成片, 清水浸泡 40 分钟后,放砂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 火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再加水煎开后取汁; 早晚分别煮粳粥,加白糖趁热食用; 5 天为 1 疗程。 本方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适用于五脏虚 衰,久病体弱,食欲不振,未老先衰。 ? 2 、王浆、蜂蜜各适量。将王浆与蜂蜜配成 1 %的 无浆蜂蜜;每次服 20 克, 1 日 2 次, 20 天为 1 疗程, 连服 3 疗程。 本方滋补强壮,益肝健脾,适用于病后虚弱, 老年体衰,平时常食,可强身,抗衰老。 中医与保健之中医基础 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 李英伦 第一讲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 一、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 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 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 用科学。 ? 养生最早一词见于《庄子 ● 内篇》 ?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 道 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 岁乃去” ? 中医药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养生学是 中医学中颇具民族特色的内容。中医学认为中药 源于自然,有些中药不但可當主食長期食用,而 且同樣兼具保養及治療的作用,能提昇人體的免 疫力、遠離疾病,達到預防保健的功效。这就是 所谓的“药膳” , “药食同源”就是出自这一观念。 中医养生学主要包括了 “药膳”的运用、 四时调 摄、起居保健、精神调养.运动养生、饮 食营养及抗老防衰七个方面。 ? 二、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 ? 1 、整体观念 ?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学的 理论基础。特别强调人体生命与环境、与自然的关系。 ( 1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人与环境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 A : 生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 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 完整统一的,即 五脏一体观 ; 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即 形神一体观 。 心系统 :心 — 小肠 — 脉 — 舌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 小肠经 肝系统 :肝 — 胆 — 筋 — 目 —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 胆经 脾系统 :脾 — 胃 — 肉 — 口 —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 胃经 肺系统 :肺 — 大肠 — 皮 — 鼻 —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 大肠经 肾系统 :肾 — 膀胱 — 骨 — 耳及二阴 —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B : 病理上的整体性 ? 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既着眼于整体, 又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 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 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 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局部病变大 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 C : 诊治上的整体性 ?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 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 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 依据。 ? ( 2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