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html.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你最贵重的财产和最伟大的力量, 常常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 没有人能拿走它们。 你,只有你, 才能 分配它们。 这是10年前我曾经做班主任时给全班同学写过的一段话,作为送给他们的 业留言。10年后,同学们回到学校,再一次看 到这段文字,心生很多感慨。 5月以来,我们一直被感动,一直被灾难和因灾难而焕发出的人性光辉所震撼,没有人成为旁观者,只有行动,这才是人最 贵重的财产和最伟大的力量,因为付出和分享。也许每个人都很渺小,每个人都无法判断自己能够承受什么,但是一旦决定付出 的时候,拥有的力量就无法战胜。 持续的管理研究,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地关注变化,关注企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回归本心,需要自己不断地关注内心,关注 人性。曾经以为每个人都沉迷在物质世界的追求里,认为一个被物质文明所惯纵的人,怎么可能有着强韧精神?没有强韧精神的 人,又怎样可以具有品格,又怎样可以具有 “商道”呢?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人们在不断地为了摆脱物质贫困的状态,为了过上 富裕的生活而拼命劳作的时候,精神同样获得了富足的提升,也理解和力行着财富的价值。 因而,我也回归到本心的思考上,才有了这本小书的呈现。 陈春花 早餐凉了 一个人刚入禅门,在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向老禅师请教问题: 第一,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呢? 第二,我们的身体一定会化为乌有吗? 第三,我们真的会投胎转世吗? 第四,我们如果能投胎转世,那么能不能保留这一世的记忆呢? 第五,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吗? …… 这个人一口气问了老禅师十几个问题,还要准备问下去的时候,却被老禅师的一句话打断了: “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在苍茫中点灯 在去新加坡的飞机上,还在看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经典,但是没有想到,下了飞机却得到了德鲁克 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竟然不知道如何接受这个消息,也许生命的本体我还没有能力理解。 在这个混乱的现代世界,拥有 “活眼”乃成为追求智慧的人所必需。佛陀在 《无量寿经》中说的一段话,唤起了我此时的感 受: 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 有田忧田,有宅忧宅。 适有一,复少一,有无同然。 人在世间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正如佛陀所言,我们对于人生的计算都在钱财之中,而对于真正急切的问题,我们却很少真实地了解,比如:我们是不是比 昨日更有智慧?我们是否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市场的客观规律?我们有没有与万物一心的慈悲之念?我们有没有彻见生命的真的 价值? 这些对于生命真价值的观照、思维,就是生命的 “活眼”,德鲁克先生无疑具有这样的 “活眼”。我们需要这些 “活眼”, 与生命环境保持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态度, “活眼”虽小,却可以望见百里以外的云山。对于今天的管理世界来说,我们有幸 拥有德鲁克先生,为我们开出了几方 “活眼”—— 《管理的实践》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旁观 [1] 者》 ,等等。这些书籍就像在管理者苦恼不安的生命中点起的一盏灯,让我们有观照生命实像、理解管理者使命和责任的 “活 眼”,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有妙观察智、有成所作智、有大园镜智。向外,看见事物的本体;向内,体察人性的真实。这种体察和 观察如果能够落实,就如同在渺渺茫茫的原野,突然看见草原尽头有一盏灯,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安心了,从此大安心了! 这些年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东奔西跑,一直处在跋涉之中。记得从10年前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实际寻访开始,以后逐渐涉猎 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但是深入企业实际寻访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无法停步。这样的研究习惯,今天回想起来,的确是受到德鲁 克先生的影响。记得10年前看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就被这本书的思想深深打动。一是这本书的结论:管理者必须卓 有成效;二是德鲁克先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方法——深入企业实际。这10年间,我正是跟随德鲁克先生的思想和实践的步伐,寻 找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方式。 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的课题,都会在当时环境中留下一些集中体现其精髓的痕迹,一些无法在文字中体会的周遭气韵。我 们真的很有幸,能够在这些企业实际的运作中,因循着德鲁克先生,感悟他的研究,整

文档评论(0)

紫竹语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