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通胀目标制与货币政策变革.docVIP

流动性、通胀目标制与货币政策变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动性、通胀目标制与货币政策变革 庞晓波黄卫挺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008年11月初稿 [摘要]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和流动性管道入手,对经济体系内的流动性流向进行了分析。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对流动性投放存在两者选择:实体经济部门和虚拟经济部门,当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制度缺陷时,非理性配置的流动性就会大量堆积到金融市场,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并引发金融风险。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此没有实质反应,即使中央银行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合适的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泡沫覆灭前后的流动性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因此,本文建议对当前的货币政策体系进行变革,采取以流动性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框架。 [关键词] 流动性;通胀目标制;金融制度;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 F20;F82 [文献标识码] A Toward a Liquidity Based Monetary Framework Pang Xiaobo Huang Weiting (Center for Quantitativ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choo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By classifying the concepts of liquidity, we argued that liquidity will be piped to two final sectors, re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market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decision is made by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Due to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financial system deficiencies, the moral hazard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will made liquidity irrational allocated to the financial market, thereby pushing up the assets price and deducing financial risks. However,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benign neglect” this, even if the central bank aware of this, there is no efficient policy instruments to addressing the liquidity problems, no matter before or after the bust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ed a change for the current inflation targeting framework, to take liquidity at the core of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Keywords: Liquidity, inflation targeting, moral hazards, monetary policy JEL Codes: E5, G2, H4 标题:《流动性、通胀目标制与货币政策变革》 作者:庞晓波、黄卫挺 机构: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商学院 电话电邮:hwt@ 或者weiting.huang@ 低通胀和高速发展的金融市场“见证”了格林斯潘的成功,并一度将其推向神坛,他所奉行的货币、金融政策逐步被各国所采纳,并引来大批学者为他和他的时代著书立说。然而,在其继任者伯南克上台不久,这种赞誉便随着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消失殆尽,资产泡沫覆灭,金融机构倒闭,引发实体经济衰退,并通过全球化金融体系诱发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伯南克时代的危机实质上是后格林斯潘时代的危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货币当局的错误认识,导致流动性监管进入误区。因此,要理解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就要从流动性、当前货币政策操作和系统性金融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1、流动性、流动性管道及其经济效应 经济学家开始熟悉“流动性”一词始于凯恩斯,他提出的“流动性陷阱”突破了当时理论界对大萧条的理解。然而,正如紧随其后的希克斯指出的,经济学家对流动性的使用和理解各有不同,甚至有些混乱,因此,在其就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时,他特意发表了题为“流动性”的主席致辞(Hicks,1962。有趣的是,希克斯的这种“正本清源”并没有对流动性的理解和使用起到多少规范性作用,直至今日,经济学家对流动性一词还没有明确和统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