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 第2章--皇家园林.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皇家园林1 皇家园林发展概述目录2皇家园林发展历程3皇家园林的艺术特征一、皇家园林发展概述 皇家园林是指建造费用均由国库支出,且归属于皇帝个人、皇室或诸侯所私有的园林,是供皇帝居住、娱乐、祭祀,以及召见大臣、举行朝会和休养生息的场所。古籍里面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等,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之一。 皇家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和园林艺术的精华荟萃,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和成熟后期等五个阶段。时期园林特点园林发展历程园林类型代表秦汉时期规模宏大,却比较粗犷生成期的初期阶段上林苑魏晋南北朝内容更严谨,结合山水之美升华到较高的艺术水平隋唐时期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两者的协调统一全盛时期洛阳的“西苑”和骊山的“华清宫”宋代艺术与技法紧密细致成熟期东京的御苑“艮岳”清代建造皇家园林成熟后期避暑山庄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流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衙署园林等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皇家气派”特点。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五点:(1)规模宏大(2)选址自由(3)建筑豪华(4)皇权至上(5)吸取精华 (1)规模宏大 皇帝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优势,占据大片疆土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 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 例如:我国早期的皇家园林周文王的灵囿,方圆35千米。 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 隋唐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 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33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2)选址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包罗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 南部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 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 的地域,皆可构造成皇家园林。(3)建筑豪华清代,加多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手段。如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为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桥,廓如亭为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亭,长廊为古典园林中最长的廊。(4)皇权至上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 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5)吸取精华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康熙年间,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30年间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模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了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承德避暑山庄清漪园圆明园御花园二、皇家园林发展历程 (一)殷周苑囿 1.背景概况 政治:奴隶制发展,商朝统治,国势强大,后周灭商,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经济: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畜牧业、商业发展,春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春秋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繁荣,园林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注重与自然融合。 社会习俗:人们注重植物的观赏价值。 2.发展过程以及成就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就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囿和台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而这四者 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商的后期,囿到处可见,并且向苑囿方向发展。周朝发展较 快,规定了囿的等级。3.园林实例(1)鹿台与沙丘苑 鹿 台 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最后一个帝王辛(商纣王)所建,在今河南省安阳 县以南的淇县境内。鹿台存储着政府的税收钱财,因此,除了通神、游 赏功能之外,还兼有国库的性质。 沙丘苑 亦为商纣王时所建,位于今河北省广宗县大平台。《史记·殷本纪》中 记载:“(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 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乐戏于沙丘。”由此推出,沙丘苑不仅是 圈养、栽培、通神、望天之处,也是略具园林雏形格局的游观、娱乐的 场所,内有休息、娱乐的宫殿,有观赏动植物的台榭,其功能开始增强, 向苑囿方向发展。(2)灵台、灵沼、灵囿 周文王灵台、灵沼、灵囿灵台遗址(3)章华台与姑苏台章华台遗址章华台位置图姑苏台 姑苏台位置图二、皇家园林发展历程(二)秦汉御苑 1.背景概况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建立

文档评论(0)

笑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