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启恒信息时代的人就该有信息时代的精神史学毕业论文
目录
1 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
2 互联网不承认网络领袖
3 网络的精神就是给草根阶级、给最没有能力的人提供一个机会
4 净化网络环境
一、互联网创始人/先驱
1. J.C.R. Licklider(已逝)
2. David Clark:主持设计全球互联网架构
3. Robert Taylor:阿帕网计划负责人
4. Stephen Wolff:推动互联网由一个政府项目向全球商用的转变
5. Bob Metcalfe:以太网的发明人
6. Kees Negge:推动建设荷兰国家计算机网络(SURFnet)
7. David Farbe:-创始人
8. Nii Narku Quaynor:“非洲互联网”之父
9. Howard Frank:联合设计并优化了网络拓扑结构和经济性
10. Glenn Ricart:搭建首个互联网交换点
11. Kanchana Kanchanasut:把互联网引入泰国
12. Werner Zorn:德国“互联网之父”
13. Jun Murai:日本“互联网之父”
二、互联网创新者/改革者 (对互联网技术、商业或政策发展以及帮助扩大互联网的延伸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1. Marc Andreessen:网景浏览器创始人
2. Henning Schulzrinne:会话发起协议(SIP)
3. John Perry Barlow:电子前线基金会创始人之一
4. Richard Stallman:通用公共许可协议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立者
5. Anne-Marie Eklund Lowinder:瑞典网络安全领域的先驱
6. Aaron Swartz(已逝)
7. Francois Fluckiger: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计算机院主任、《网络多媒体开发与应用》作者
8. Jimmy Wales: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9. Stephen Kent:BBN公司首席科学家、网络安全专家
三、推动全球互联者
1. Qiheng Hu(胡启恒)
2. Steven Goldstein: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
3. Karen Banks:通信促进协会创始人之一,积极推动妇女上网
4. Anriette Esterhuysen:通信促进协会执行主任
5. Ida Holz:推动乌拉圭接入互联网并促进拉美互联网的发展
6. Gihan Dias:斯里兰卡“.lk”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创始人
7. Barry Leiner(已逝)
8. Teus Hagen:推动UNIX网络及互联网在欧洲的发展
9. Haruhisa Ishida(已逝)
10. George Sadowsky:ICANN理事会成员
正文
摘要:什么是互联网精神 你从计算机学会到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再到互联网协会,我想问问,中国互联网最初有这么多部门在管,你觉得这个管理机制是怎么形成的? 使我感到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的生长跟互联
关键字:胡启恒,信息,时代,该有,精神
什么是互联网精神
你从计算机学会到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再到互联网协会,我想问问,中国互联网最初有这么多部门在管,你觉得这个管理机制是怎么形成的?
使我感到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的生长跟互联网蔓延到全球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驱动力是自下而上、科技界自发的首创精神,我觉得真的是这样起来的,而且是Multi-Stakeholder(多方利益相关者)。到后来2003年、2005年WSIS(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的时候,他们那个文件出来,就非常强调互联网的治理要靠一个多利益相关方。但是这个多利益相关方实际上在我们早期建立CNNIC工作委员会的时候,就体现了这个多利益相关方的组成;而那个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主要是我的倡议。
中国互联网最初的管理雏形是一种制度创新,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但这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上次科学院科学伦理委员会让我谈互联网精神,我觉得很好。过去老是讲互联网故事,故事讲太多了,但那一次让我讲互联网精神。我觉得我们现在更应该要关注互联网的精神,因为互联网物质上的强大,已经是人人都承认、都认可的了,这行业太大了,而且它在经济方面的能量,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的,但是互联网精神还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事。
什么是互联网精神,它有它的基因,这个东西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我高兴的是什么呢?互联网到了中国这样一个国度,跟它的原始基因差距这么大的一个环境里,居然还保留了互联网的原始气质,我真是为这个感到骄傲。
我觉得互联网精神在“互联网名人堂”里面有所体现,例如,26岁的那个美国人,叫亚伦?斯沃茨,他是上吊自杀的。20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