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芬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 精选文档.ppt

侯玉芬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 精选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感染 ? 正常组织在细菌感染时局部血供会增加 20% , 而在糖尿病足局部血供并无增加,因而可 能不会出现红、热等炎性表现。 2.3 感染 ? 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骨髓炎: ? 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骨髓炎是一个诊断和治 疗的难题。 ? 如果在检查溃疡时发现骨外露或深及骨质, 常表明有骨髓炎。 2.3 感染 ? 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骨髓炎: ? 一般情况下,平片发现有骨质破坏,表明 骨感染已经存在 2 周以上。 2.3 感染 ? 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骨髓炎: ? 由于溃疡创面细菌培养不能直接表明骨组 织感染,诊断骨髓炎的“金标准”仍是骨 组织活检细菌培养。 3 .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3.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 目前有许多糖尿病足溃疡分类方法 ? 但尚无公认并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法 3 .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 Wagner 分类法用了几十年,依据创面的深度和 坏疽的范围分为 6 级: 分级 临床表现 0 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 级 溃疡局限于皮肤 2 级 较深的溃疡,深达筋膜 , 3 级 溃疡累及骨质,可伴有骨髓炎; 4 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 级 全足坏疽 3 .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 与此分类相似的还有国际糖尿病足协 作组 PEDIS 分类,主要也是 5 大类,包 括溃疡范围、深度、动脉灌注程度、 感染和感觉异常。 3.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 2019 年美国疾病治疗指南协会又将糖尿病 足溃疡感染细分为 3 个亚类: ? 轻度感染 : 指感染仅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 ? 中度感染 : 感染范围广泛,且涉及深部组织; ? 严重感染 : 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并出现代谢 不稳定。 3.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 三期三级分类法: ? 一期:肢体缺血期 ? 二期 : 肢体营养障碍期 ? 三期:肢体坏死期 ? 1. 三期一级 : 坏疽局限在足趾端; ? 2. 三期二级:坏疽扩展至趾跖关节; ? 3. 三期三级:坏疽扩展至足背近踝关节。 3. 糖尿病足溃疡分类 ? 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选择 治疗方案是目前糖尿病足溃疡治疗需要解 决的问题。 4. 中西结合治疗 4.1 一般治疗: ? 减缓足部压力, ? 控制饮食, ? 降低血糖。 4.1 一般治疗: ? 减缓足部压力: ? 减缓足部压力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 治疗措施。即使是一个轻微的创伤,如果 反复作用于足部也会造成溃疡。 4.1 一般治疗: 减缓足部压力: 目前研究认为使用完全接触支具 (TCC) 是治 疗神经性溃疡最有效的减压方法,被认为 是足部减压的“金标准”。 4.1 一般治疗: ? 血糖的控制: ? 血糖缺乏控制者其发生神经病变和截肢的 危险性则较大。临床资料显示,多数糖尿 病足患者都是因为失治或误治,没有得到 很好的控制血糖,故发生肢体坏死溃烂。 4.1 一般治疗: ? 血糖的控制: ? 通常用的降糖药物:二甲双呱、拜糖平、 达美康等,必要时可用胰岛素。 4.2 中医辨证治疗: ?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脉痹”,“脱疽”范 畴 , 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证候 , 进行辨证施 治 , 则是中医治疗的根本措施。 但是目前国 内还缺乏统一的辩证标准。 4.2 中医辨证治疗: ? 河南省中医院分为 5 型 : ? 寒凝血瘀、 ? 阴虚血滞、 ? 湿热蕴结、 ? 热毒内炽、 ? 气血两亏 . 4.2 中医辨证治疗: ? 广州省中医院分为 4 型辨证施治 : ? 瘀血阻络、 ? 阴虚毒盛、 ? 阳虚寒凝、 ? 气血两虚 . 4.2 中医辨证治疗: ?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分 8 型 : ? 阴虚寒凝、血瘀阻络、 ?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 ? 湿热蕴结、热毒炽盛、 ? 气血两虚、气阴两虚 . 4.2 中医辨证治疗: ?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 4 型 : ? 瘀血阻络、 ? 阴虚毒盛、 ? 阳虚血瘀、 ? 气阴两虚。 4.2 中医辨证治疗: ? 我院根据临床实践 , 分为五型论治 : ? 阴寒型 : 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 ? 血瘀型 :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 湿热下注 :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 ? 热毒炽盛 :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 ? 脾肾阳虚 : 温肾健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