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
太太极极图图说说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太极图说》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太太极极图图说说
字数:5353
太极图说
周濂溪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
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
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
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
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
(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
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太极图说解 (附辩)
朱子
无极而太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
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
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
阴一阳之谓道” 。诚者,圣人之本,物之始终,而命之道也。其动也,
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
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
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
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
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虽然,推之于前,
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
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有太
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
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
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
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又统而言之,
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盖五行之变,至于不
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
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间隔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
也,各一其性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
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具於一物之
中也。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
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至於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
之本体然也。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
同,所谓“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於一
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
感,化生万物。万物
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夫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无极、二
五所以混融而无闲者也,所谓“妙合”者也。“真” 以理言,无妄之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