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理人欲-公开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 天理 人欲 教学设计
“以理杀人”,朱熹是罪魁祸首吗?
——从朱熹的理欲之辨看“存天理,灭人欲”
蓝山二中 陈梅丽
教学目标:
初步从朱熹的理欲之辨了解“存天理,灭人欲”。
结合时代背景,辩证思考“存天理,灭人欲”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在必修三,我们学过鲁迅的《祝福》,提到《祝福》,想必大家对“祥林嫂”记忆犹新。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凄惨死去,可以说跟鲁四老爷的关系最大。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来重温《祝福》里的描述: “……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人,这里的“理学”,课文这样注释( 必修3P14
注释3)。
请一生(唐云龙)朗读: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
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理学的毒害如此之大吗?一个人“讲理学”就会如此冷漠无情?不独鲁迅借小说批判理学,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也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尚有怜之者;死于理,谁复怜之?”
作为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该承担“以理杀人”的最大责任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
理欲之辨
(一)何为天理人欲
首先,我们不如来看看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朗读第二则,课文中对“天理”“人欲”是怎么解释的?
请一生( )回答:“天理,心之本然,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现为父子、兄弟、夫妻等伦常。人欲:人的欲望。在朱熹看来,人的日常饮食的欲望是天理,只有那些超越延续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欲望,才是人欲,也才是要遏制的“人欲”。
朱熹曾这样解释过,齐读:“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3.小结:朱熹对天理、人欲的描述非常形象,也很朴实。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
1.我们从第二则也可看出,朱熹对天理人欲的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主张最早出自哪里呢?我们来看《礼记·乐记》的记载。齐读: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
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逸作乱之事。”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请一生读):这是说,外界事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的好恶的情欲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外物的作用就会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人也随物而化。所谓人随物化,就是灭绝天理而穷尽人欲。如果这样,人们就要产生悖乱忤逆、欺诈虚伪的念头,就要发生纵情放诞、为非作歹的事情。
2.这种人欲天理观,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朱熹曾这样说,齐读: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jué)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什么意思呢?
请一生( )朗读注释:人心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具有常性,是最具潜藏危险的;天地自然之心非常微妙 ;领悟道心要精益求精、专一其心,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
3.小结:由上我们可看出,其实,朱熹把儒家的基本主张归结为了——明天理,灭人欲。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是对儒家基本主张的继承和发展。
(三)如何实现“存天理,灭人欲”
1.朱熹对天理人欲论述得最多的,是如何实现“存天理,灭人欲”,例如,我们课文的第二则,就是论述这个问题的。齐读第二则。
2.朱熹认为,作为普通人,怎样才能做到“存天理,灭人欲?”
点拨:找出文中关键词句——此便是无克己工夫……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仁以为己任……
明确:克己复“理”为仁。
(四)“存天理,灭人欲”指向谁
1.“存天理,灭人欲”,只是针对普通百姓提出的吗?它指向哪些人呢?请看:“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2.从这我们可看出,它是指向每一个人的。再看《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载:“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