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注资收购与资产营运.doc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注资收购与资产营运.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9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注资收购与资产营运 的案例报告 负责人: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教授) 执笔人:沈 懿 (香港城市大学经济金融系 博士生) 一九九八年十月 提 要 一、案例企业的历史延革与改制前的基本状况 二、寻求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因与操作步骤 三、建立新制度后治理结构的具体变化 四、改制后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 五、案例评价:关于资产经营对国企改革的主要贡献与所存的问题 一、案例企业的历史延革与该制前的基本状况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集团)是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实业)的母公司,它是上海市政府于1981年在香港设立的窗口公司,也是上海市政府在中国境外设立的最大综合性企业集团。以营业额和资产值计算,上海实业为香港十大中资企业(不包括银行和金融机构)之一。 成立初期,上海市政府通过划拨在香港的三家所属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永发印务有限公司和香港天厨味精有限公司归上海实业管理。自上实集团控制老南洋和永发业务以来一直向这两间公司提供更好的管理和强大财务资源,在整个八十年代,上实集团协助老南洋及永发印务将生产设施现代化,使其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在经营的最初十年里,上海实业主要投资在制造业。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上海实业集团对老南洋及永发印务继续进行改革,1994年上实增加其在永发印务的股本权益至90%以上,以进一步加强管理控制。老南洋及永发印务的营业额分别从1981年的122,800,000港元及15,700,000港元递增 至1995年的1,020,400,000港元和194,500,000港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 16%和20%,此数足以印证上实对老南洋和永发印务的贡献。1995年1月,老南洋 香港分公司的烟草业务转让给南洋烟草,老南洋作为一间不活跃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而存在,但不参与烟草产品贸易。 1995年11月,上实透过其一间全资附属公司与上海三维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三维制药。据此,上海三维将其生产药品的相关生产设施、设备和技术全部转让给三维制药,上海三维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上海第二制药厂,是上海最大的药品制造厂和全国十大药品制造厂之一,199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100间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 试点企业之一。同期,上实集团又透过旗下的一间全资附属公司与家化联合成立 中外合资企业上海家化,家化联合将其生产个人护理产品及化妆品的相关生产设施、设备和技术全部转让给上海家化。家化联合之前身公司于1898年创办,1994年被上海市政府定为140间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企业之一。 通过这些业务重组,上实集团加强了原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时至今日,上实集团已经成为一间有130家包括合资和合作企业中拥有权益的控股公司。由于从起 步开始,上实集团就名符其实地以实业为基础和依托,所以其发展就有别于在港的一些纯粹依靠贸易业务的省市窗口公司。从1981年到1995年底,上实集团经过十五年在香港的经营运作加上在国内的投入发展,其资产增长达79.2倍,利润增长达38.5倍,现有企业从原来的3家发展到130多家,逐步形成了工业、贸易、商业零售、房地产、酒店旅游、基础设施等多元化发展的结构。 二、寻求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因与操作步骤 十五年的发展壮大,上实集团为上海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和商品经营的运作,依靠自身的利润又投资了上海的一些工业、商业领域,投资总额为1亿多美金,成为上海对外开放和加强沪港经济联系的一个窗 口单位。但是,与上海市政府对上海实业的规划构思相比,与上海实业发挥上海产业优势和利用香港国际资本市场的双重优势相比,上实的经营现状显然还不理想。公司创立后,尽管集团上下十分努力,但由于经营观念陈旧,经营方式始终没有突破生产经营的框框,导致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严重滞缓,在推动沪港经济合作方面成效不大,这一点是引发上实集团改制的内部动因。 从外部动因来看,当时香港的中资企业恰好处在新一轮的扩张期。香港的中资企业除了最初的“四大家族”,即华润(49年)、中银(80年)、中旅(69年)以及招商局以外,大部分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在港设立的窗口公司。从1980年到1988年期间,这些中资企业虽发展蓬勃,创办了不少实业,但总体上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还甚微小。从1988年开始到1993年,中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放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优势上,当时正值国内建设急需资金,如果能够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不仅筹资成本低而且没有还债压力,这种观念当时得到了中资高层经营者的普遍认同,并得到了上级政府与主管部门的支持。由此,在港的中资企业在经营策略上有了一个重大调整,尤其在经营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即从原先单纯的贸易或生产经营开始转向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