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docVIP

流水落花春去也——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花是植物界最美丽的部分,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开花并不是目的,花谢花开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 但是人说:世界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意义。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界中的事物经由人的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年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春光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女性尤其是美好的象征,所以,诗歌中对落花的感慨,可以归结为对美丽凋零的哀伤。与其它诗歌意象一样,落花意象当然有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但这一意象的意义却基本上在单一层面内延展强化。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 《诗经》中没有对花的直接描写,当然更没有对落花的咏叹。诗人们以盛开的桃花比喻新嫁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累累梅子暗示青春的生命力(“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以椒实蕃衍祝福子孙众多(“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人们关注的是果实,是生命延续的希望,而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关注花,落花不会给他们带来忧伤。 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的长诗《离骚》里充满了瑞草香花的名字,仿佛一部植物集。他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一著名诗句,表现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但草木零落是秋天的景象,与暮春落花意象无关。《离骚》中倒是有这样一句:“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说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其实是为了接近她那威严高贵的主人)。此处 “荣华未落”,比喻诗人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实际上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诗人跳过了对落花形态的描写,用象征手法,直接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这种美人迟暮的忧虑,将成为后世诗人惯用的手法。 晋代《子夜四时歌·春歌》描写落英缤纷的美景:“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林花随风飘舞,风中弥散着花香;南朝著名诗人谢朓则有“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的诗句。诗人们对落花持欣赏的眼光,我们在落花中读不出丝毫忧伤。不过,晋时一首《前溪歌》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这声叹息将成为惯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组合,将成为中国诗歌中最凄美、最伤情的场景。 南北朝时期,吟咏落花的诗句逐渐增多,但多以客观描写为主,落花甚至成为欢乐的背景,“团扇承落花,复持掩余笑”(何逊《苑中见美人》),美丽女子用团扇承接花瓣以为游戏,表现出一种纤秾柔美的姿态;这一时期的诗中即使有“浴鸟沉还戏,飘花度不归”(江总《春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萧子范《罗敷行》)的伤感,也是极为淡薄的。甚至直到初唐,诗人们仍把落花作为表现春天美景的因素之一:“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张说《侍宴武三思》)。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是初唐时期吟咏落花的名篇,也可以称得上正式以落花吟咏人生悲哀的开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此诗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而在产生于同一时期、更为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描写了女主人公一个迷离的梦境: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