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押地训练题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 2. 中国古代关于教育的理解 《说文解字》说: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 《中庸》说“修道之谓教” ,《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 《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表明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 现象的根本区别。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 一 ) 教育的起源 1. 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生物 起源论者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 否认了教育 的社会性。 2. 心理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 早期教育的特点及其源起,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 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 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3.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论者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 特别是运用恩格斯在 《劳 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的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提出教育起源于劳 动。 ( 二 ) 学校教育的出现 1. 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 门的学校教育则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 2. 根据文献,我国在 夏朝 就有了学校,称为“庠序” ,但尚未得到考古材料确切的证 明。 商朝 有学校则已从甲骨文得到证实。 周朝 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 建立,制度也日趋完善: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类,其中,国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 两种,乡学则分为塾、庠、序、校四种。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1. 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 教育的非独立性。 ( 2) 教育的原始性。 (3) 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2.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我国在 夏代 就有了学校教 育的形态。 在商代,开始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 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 育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比如有“国学”和“乡学”之分。 这一时期, 学校教育的 主要内容是“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 在西方,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古代雅典教育则强调 “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在欧洲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三科 ( 文法、修辞、辩证 1 实用标准文案 法) 四学 (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 ,合称“七艺” 。 3. 现代教育 4.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 术的发展,世界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新的特征。 这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 价值诉求;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 根本性改变;③教育的功能

文档评论(0)

wanggx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