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
重重订订诊诊家家直直诀诀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重订诊家直诀》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重重订订诊诊家家直直诀诀
字数:6463
重订诊家直诀序目
医有四科,曰脉、曰证、曰药、曰方,
知脉而后知证,知药而后能方,故脉尤汲汲也。
拙著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凡四种。都
十二卷,博采百家,参以已说,名虽四种,义实相承,卷帙既繁,脉络
难贯,专取一种,又苦弗完,兹特撮其要者,简之又简,别为此编,名
曰重订诊家直诀,其篇目如左:
【卷上】
【一】指法总义
【二】八法总义
【三】微甚兼独
【四】二十四象会通
【五】位数形势
【卷下】
【一】独取寸口本义
【二】血气形势直解1
【三】说神
【四】初诊久按不同
【五】脉有两侧
【六】脉有动摇
【七】脉有内曲外曲
【八】脉有变易无定
【九】外诊撮要
【十】三关脉体通考
【十一】左右表里直解
【十二】辨止
【十三】单诊总按不同
【十四】脉有头本
【十五】脉有俯仰
【十六】脉有无数细丝
【十七】脉有起伏中途变易
2
【卷上】
【一】指法总义
诊脉之指法,见于经论者,曰举、曰按、曰寻、曰推,曰初持,曰
久按,曰单持,曰总按、无求子消息七法。
曰上竟、下竟、曰内推、外推,曰浮按、中按、沉按,
更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
举而复按,按而复举,是操纵指法,若是者,皆有旧论可考也。
至于私心所创获,与得诸益友所训示者,则又有移指法,直压指
法。
夫脉有四科,位、数、形、势、而已。
(一)位者:浮、沉、尺、寸也
(二)数者:迟、数、促、结也
(三)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
家之有线面体也。
(四)势者: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
因形显,
敛舒成形于广狭,
伸缩成形于长短,
进退成形于前后,3
起伏成形于高下,
而盛衰则贯于诸势之中,以为之纲者也,
此所谓脉之四科也。
指法即由此而辨,
曰举法,以诊高深也。
曰上下,以诊长短也。
曰寻推,以诊皮广狭厚薄曲直也。
曰初持久按,以诊迟数滑濇止代也。
曰单持总按,以诊去来断续也。
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
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
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
辗转者:一指左右相倾也,
操纵者,举按迭用,以察根气之强弱,难经所谓按之耎,举指来疾
者此也
惟三指总按,横度三关,三指缝中,各有其隙,若三部脉形不同,
如寸濇尺滑,前小后大即,无由得其接续之真迹,昔有同学示以移指法
4
,如先诊三关,再略退半部,以食指加寸关之交,中指加关尺之
交,终以有隙。而其真不见,后乃自创一指直压之法,以食指直压三
关,而真象并露矣。
小儿脉位狭小,以食指横度脉上,而展转以诊之。
【二】二十四象会通:
(一)浮沉:
以诊气之升降也,
阳不能降,则脉见于浮,
阴不能升,则脉见于沉,
前人每以脉之在浮在沉,与脉之能浮能沉相混,
能浮能沈乃高深之义也
(二)迟数:
以诊气之躁静也,
躁有因热,有因燥,
静有因寒,有因虚,
而皆有因郁5
按内经:手躁足静,与迟数不同,手经之道近,其气至也迫,足经
之道远,其气至也缓,故有躁静之殊也。然先至者不能先去,必待后至
者去,而始能与之俱去,故无迟数之异也。
滑伯仁谓:察脉须识上、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