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特点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 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 动力学特点:Vmax降低,表观Km’不变。 抑制剂↑ 1 / V 1/[S] 无抑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剂 无抑制剂 -1/km 1/v 1/Vmax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Km 不变,而Vmax减小。 1/[s] b3 反竞争性抑制 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与抑制剂结合,形成的三元中间产物不能进一步分解为产物,所以酶活性降低。这类抑制作用最不重要。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常见于多底物反应中,而在单底物反应中比较少见。 * 反应模式 E+S E+P ES + I ESI + + E S ES ESI E P * 特点: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 抑制程度取决与抑制剂的浓度及底物的浓度; 动力学特点:Vmax降低,表观Km’降低。 抑制剂↑ 1/V 1/[S] 无抑制剂 ? 反竞争性抑制 加入反竞争性抑制剂,使 Km和Vmax均减小 反竞争性抑制剂 [I]增加 1/[S] 1/? -1/km(1+[I]/ki) -1/km 1/Vmax 无抑制剂 各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 可逆抑制的动力学比较 抑制类型 Vmax Km 无抑制剂 Vmax Km 竞争性抑制 不变 变大 非竞争性抑制 变小 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 变小 变小 竞争、非竞争与反竞争抑制的动力学区别 竞争性抑制:Vmax不变;Km增大, 增加[S]可克服。 非竞争性抑制: Km 不变; Vmax减小, 增加[S]不可克服。 反竞争性抑制: Km 减小; Vmax减小, 增加[S]不可克服 (3)一些重要的抑制剂 a.不可逆抑制剂 1.有机磷化合物—与酶活性直接有关的丝氨酸上的-OH牢固地结合,从而抑制某些蛋白酶或酯酶。(敌百虫、敌敌畏、农药1605等) 2.有机汞、有机砷化合物—与酶蛋白上的-SH作用,从而抑制含-SH酶的活性。 (对氯汞苯甲酸) 3.氰化物、硫化物和CO—这类物质能与酶中的金属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4.重金属—Ag、Cu、Hg等盐能使大多数酶失活,加入EDTA可以除去。 5.烷化剂—这一类试剂中往往含一个活泼的卤素原子,如碘乙酸、碘乙酰胺和2,4-二硝基氟苯等,使酶蛋白中的 –SH、-NH2、-OH等发生烷基化, 失活。 6.青霉素—抗菌素类药物,与糖肽转肽酶活性部位Ser-OH共价结合,使酶失活。 “自杀性底物” b. 可逆抑制剂 在可逆抑制剂中最重要的是竞争性抑制剂。 如:磺胺药、氨基叶酸等。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可以减弱抑制作用。 一、别构酶 (一)别构酶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别构酶也称变构酶,它是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通过效应物(调节物)和酶的别构中心的结合来调节其活性,从而调节酶反应速度和代谢过程。 第五节 别构酶 共价修饰酶 同工酶 核酶 2.别构酶的基本特点: (1)由多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 (2)具有四级结构 (3)除了有可以结合底物的酶的活性中心外,还有可以结合调节物的别构中心(有时也称调节中心)。这两个中心可能位于同一亚基上,也可能分别位于不同亚基上。 (4)每个别构酶分子可以有一个以上的活性部位和调节部位,因此可以结合 一个以上的底物分子和调节物分子。 别构酶的活性中心负责酶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别构中心则负责调节酶反应速度。 3.几个相关概念 别构效应:调节物(或效应物)与酶分子上的别构中心结合后,诱导出或稳定住酶分子的某种构象,使酶活性中心对底物的结合和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反应速度及代谢过程,此效应即为酶的别构效应。 凡能使酶分子发生别构作用的物质称为别构效应物(effector),通常为小分子代谢物或辅因子。 如因别构导致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正效应物(positive effector)或别构激活剂,反之称负效应物(negative effector)或别构抑制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