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有延安北塔,南有云岭烽火”,云岭,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
深厚,也是新四军的“摇篮”,这片红色的热土,让多少人为之热血
沸腾。自1938至1941年,新四军军部一直驻北在这里,指挥铁军驰
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谱
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今天,我怀 极其崇敬与自豪的心
情踏上这片土地,去缅怀这段光荣的岁月,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七一”前夕,我们一行人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泾县云岭,一路上山
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不愧是:“云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
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如今青山依旧,已经换了
人间。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云岭脚下的罗里村,“新四军司令部旧
址”几个大字赫然屹立在眼前,听导游介绍说这里原是地主庄园,屋
子飞檐翘角、白墙青瓦、简洁清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当年新四军
的参谋处、作战科、机要科等机构驻北于其中,周恩来也曾下榻过此
次,他们用过的桌、椅、床、电话等仍按当年的摆设陈列 。虽说是
地主的庄园,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番极其清贫的景象。宣纸糊 的屋
子里摆放 几张木凳,一张桌子,几乎没有其他多余的物件,一间屋
子小的只能容下三四个人转身,由此不难想象众多将士都是在一种怎
样艰苦的环境中战斗和生活。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叶军长的故事:他身材修长,面孔白皙,一身黄
色军衣,下穿“丰”字形军靴,手持芥红色圆柱手杖,十分威武俊秀。
他是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同时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普通
人。他经常与夫人在后院的菜地里种菜,尤其爱种番茄,每当番茄成
熟他都悉数送给伤员和乡亲们以补充营养。而叶挺军长腿上的伤就是
当地老百姓用挖来的草药治好的。乡情们都说:“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军民鱼水情深,由此可见一斑。他还钟爱于摄影,
战争虽然残酷,但是他用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摄影技术为我们定格下
了无数永恒的瞬间,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革命文物遗产。作为一
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应该感受
到使命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我们伟大的中华名族就是在这样无数艰
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尤其是今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冠
疫情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把新四军的铁军精神融入血液,铸入灵魂,
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大门正中伫立 一对大
理石石鼓,石鼓上方是题有“陈氏宗祠”斗大匾额。走进大会堂,大
门背面是一座戏台,这里就是新四军当年政治活动和文娱活动的中
心。面对主席台而立,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戏剧团的同志们演出抗战戏
曲、举办庆祝活动的场景,还能听到周恩来总理亲临云岭视察工作时
作的激动人心的报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
励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斗士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筑
起了 “华中人民的钢铁长城”。穿行在旧宅间,那一间间展厅,一张
张发黄的黑白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长枪、大刀将我们的记忆迅
速拉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仿佛亲眼看到了当年战争的惨烈,那
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怎能不令人动
容?尤其是当讲解员给我介绍皖南事变那段历史时,心情久久难以平
静,针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血可流,志
不可屈!”,字字铿锵,久久萦绕在耳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们被将士们的爱国激情所深深震撼。
最后,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巍巍青山,默默不语,浩然正气,永世
长存。先烈的忠魂永远留在了这里,铸造成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我
们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云岭的青山见证了我们的铮铮誓
言,历史已经过去,但是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永远不能被忘记!
知来路,不忘初心;明去处,铿锵前行。用铁军精神滋养初心、淬炼
灵魂、指引方向、砥砺前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