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现代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
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
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
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
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
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
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
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
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
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
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
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
过: “我,到处可以为家。 ”
④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
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
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
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 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
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 8 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
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 古人说: “人生如萍 ”——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
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⑦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 “国土沦亡,根着何
处?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⑧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
有人说: “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 ”吗?我觉得,应该是 “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
忘。 ”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 “失根的兰花 ”的理解。
(2 ) “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与哪句话相照
应?
(3 )第 ② 段末尾 “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
(4 )第 ④ 段中画线句中 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 ”与 “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这种说法
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5 )第 ⑦ 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标题中的 “根 ”比喻自己的祖国; “兰花 ”比喻漂泊的游子。国,就是根,没有
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离开国门的人就像 “失根的兰花 ”,倍
觉离国思乡之苦。
(2 )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
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3 )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禁不住潸然泪下。
(4 )不矛盾。 不爱看“ ”写出了作者内心对与家乡不同的东西的排斥心理,体现出浓浓的思
乡之情;而身处异国,看到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自然会勾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解析.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阅读训练含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阅读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919).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阅读训练及解析.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阅读训练及解析(20200710170746).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