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并发症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控制不佳所出现的急性代谢紊乱,表现为: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 低血糖 优选文档 *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检查呢? 优选文档 * 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科普版) 多尿 多饮 多食 体重下降 优选文档 * 常见的不典型表现:需要警惕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科普版) 视物模糊 皮肤瘙痒 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 优选文档 *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有糖尿病家族史 超重、肥胖 静坐的生活方式 有巨大儿生产史或 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有糖调节受损史* 年龄≥40岁 *即糖尿病前期 优选文档 * 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高危人群 年龄≥40岁开始定期检查(筛查) 糖尿病 正常 每3年 检查1次 治疗 优选文档 *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糖尿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据调查,中国已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全世界范围内每4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患了糖尿病,治疗费用非常大,不仅增加住院天数,而且还增加就诊次数,医疗花费更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因此,学习和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尤为重要 *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呢?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是因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这句话怎么理解? 就是既有遗传的原因,也有城市化、不良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肥胖和超重等环境因素。 还有就是血糖超过正常值,就是糖尿病。 再进一步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从发病到到有并发症的过程非常缓慢,可能是几年或者十几年。 糖尿病也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影响全身各处的器官和组织。 还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得病,终身需要管理。 *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遗传因素作用更大呢,还是环境作用占主要作用呢? 遗传因素,只占一部分原因。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 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无论哪一个人得了糖尿病, 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就是遗传作用。 现在的糖尿病人群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其中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运动习惯、 性格等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 现代人生活的好了,每天大鱼大肉,吃的多,运动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糖尿病发病的最主要因素。 * 糖尿病的危害非常大,病变会累及全身;引起 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可以引起失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感染等。 * 各种慢性并发症危害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在三甲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 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所需的医疗支出,占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最主要部分 * 除了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还会引起一些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 这些急性并发症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所出现的急性代谢紊乱。 因此,患者和家属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并积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学会识别各种并发症的症状,一旦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检查 * 我们如何发现糖尿病?如何筛查呢? * 糖尿病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通常情况下,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 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 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 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 若不加以注意, 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 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 糖尿病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需要警惕:比如 反复生反复瘙痒、视物模糊 疖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 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下肢麻木、烧灼感 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 有些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如年龄≥40岁 有糖调节受损史* 超重、肥胖 静坐的生活方式 有糖尿病家族史 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