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原理》第10章大地构造地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夏威夷—天皇海岭研究,除夏威夷岛东南的基拉韦厄火山和冒纳罗亚火山是活火山外,其余都是死火山,覆盖在死火山上的沉积物的年龄从西北往东南越来越新,天皇海岭与夏威夷海岭转折处的年龄为4×107年。夏威夷海岭西北中途岛的年龄约为2×107年,东南夏威夷群岛大约1×107年。 这种火山海岭形成年龄变化特征表明在岩石圈板块之下可能有一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热源,即地幔热点,移动着的洋壳经过热点时,在它上面形成活火山,当板块移出热点,原来的活火山变成死火山,在死火山的后方又形成新的活火山,随着板块的移动,通过地幔热点的洋底上就形成一系列由老到新依次排列的火山而成火山链。大西洋的鲸鱼海岭和里奥·格兰德海岭也是火山链。还有一些海岭的边缘被断裂围限,如东印度洋海岭南北延伸达3000 km,是一个巨大的地垒,这种海岭属断块作用成因。 海岭将大洋盆地分隔成次一级海盆。如太平洋就有水深达5500~7000 m的北太平洋海盆,有众多水下山峰的中太平洋海盆和地形较简单的南太平洋海盆。大西洋海盆多有深海平原发育,但西非海盆地的地形比较复杂,在海盆北部,一些火山露出海面形成群岛,如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等。加那利群岛上的特德火山高出海面3718 m,而该群岛西南侧的加那利海盆的深度达5758 m。 大洋盆地还分布许多深海小丘(abyssal hills)。深海小丘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5 km,最宽可达10 km,小丘的高差起伏在50~100 m之间,深海小丘多为玄武岩组成的盾形火山。有一些顶部平坦的水下死火山,称Guyot,它的相对高度在500 m以上,斜坡较陡,它们的成因原先可能出露在海面以上,受到波浪侵蚀而削平顶部,后来下沉被海水淹没,因为在平顶山顶部已采到过一些经磨圆的玄武岩砾石和一些浅海环境的化石。有些平顶山顶部有珊瑚礁,后来沉没形成环礁。 Horizontal movement velocity map of China continent (Wang Min,2009) (With respect to Eurasian plate)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DIAN PLATE EURASIAN PLATE PHILIPPINE SEA PLATE 青藏高原两种主流运动学模型 Two end-member kinematic model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以地壳增厚、分散式的连续变形、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塑性流变为特征。青藏高原的向东挤出不是刚性块体的滑移,而是地壳物质从高原内部向东流动和蠕散。 “地壳增厚→连续变形→channeling” 以刚性块体东向滑移为特征,绝大部分变形(位移)局限在边界断裂带上,块体内部变形较小可以忽略,块体间的东向运动通过北西向或近东西向大型走滑断层的水平走滑错动实现。 “大陆逃逸→块体东向滑移” (陆内板块俯冲) (对流剥离、拆沉、下地壳流动等) Molnar et al., 1993 Tapponnier et al., 2001 二、大陆裂谷(continental rifts) 大陆裂谷是由大断层围限的规模巨大的断陷谷地。它的宽度大多在30~75 km之间,少数可达几百公里,长度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系,它的东支南起赞比西河,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至红海北端,长约5800 km,再往北延伸接西亚的约旦河谷;它的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阿明湖、蒙博托湖,至尼罗河谷,长约1700 km(图10-9)。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00 m,宽几十公里到300 km,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裂谷中的最深的湖泊,水深达1600多米。我国山西地堑系可能是属于大陆裂谷的初期阶段。 图10-9 东非裂谷图 1.大陆裂谷的地貌特征 (1)大陆裂谷的高度,如不考虑个别火山高度,一般不超过3500 m,只有东非裂谷鲁文佐里地块超过这个高度,这说明裂谷隆起有一定限度; (2)沿裂谷盆地两侧山脉的形态和高度不同,裂谷横剖面不对称; (3)裂谷长度超过宽度,常形成绵延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有规则的雁列式分布; (4)大陆裂谷大多是在地壳长期稳定夷平后开始分裂的,或是在裂谷形成过程中,地面剥蚀夷平,因而在大陆裂谷两侧山地广泛发育夷平面。 2.大陆裂谷的构造与沉积 裂谷带的形成断裂起重要作用。最主要的断裂类型是纵向正断层,有时往往呈阶梯状,或者在裂谷内形成不同级别的地堑和地垒,裂谷内的大多数基底断层常被现代沉积物所覆盖,断层的再次活动又把沉积物错断(图10-10)。 图10-10 穿过牟尔哈乌津以北的莱茵地堑剖面(根据Α.Φ.格拉切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