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CC-M F 6500 (2007 版) 页码:1/6
F 6500 清洁方法要求
F 6510 定义
见附录F I 。
F 6520 机械清理工艺
F 6521 机械除氧化皮
机械除氧化皮的优点,即不产生可能导致蚀损斑、晶间腐蚀或氢脆化的物理条件。
因此,这是除去敏化∗的奥氏不锈钢和淬火及退火的马氏体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
唯一方式。
通过磨削、喷砂及强力刷的方式进行机械除氧化皮。
F 6522 机械清洁方式
a) 磨削、刷除
奥氏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的磨削和刷除见 F 6432 。
磨削时,必须避免部件局部加热。
b) 喷砂清理
喷漆前的表面处理应符合 F 5352 的要求。
奥氏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的清洁见 F 6432 。
厚度不足 3mm 的板应采用尺寸小于0.32mm 的磨粒酸洗。板的厚度e 是 3 ≤
e 5 mm 且板的最长自由边缘不超过它的厚度的 100 倍时,可以采用喷砂清
理。
c)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清洗适用于小的部件,也可辅以溶剂和洗涤剂进行清洗。
F 6530 化学清理工艺
F 6531 定义
关于化学清理指下列的操作:
- 脱脂
- 除氧化皮
- 除污
- 酸洗
∗ 见附录F I的释义。
RCC-M F 6500 (2007 版) 页码:2/6
- 冲洗
F 6532 一般要求
a) 下列部件不能酸洗:
- 淬硬钢或氮化的奥氏体不锈钢或淬火-退火的马氏体不锈钢部件(除非 F
6534 b )有其它特殊规定)。
- 焊接金属沉积表面硬化的部件
- 由不符合MC 1000 晶间腐蚀试验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部件
- 有洞孔或不可接近区域的部件(必须酸洗此部件时,在其清洁前且脱脂
后将其在水中浸泡避免酸洗呈液浓缩形式附着在部件表面)。
b) 需保护防止撞压的部件表面(如抛光或研磨表面)
c) 槽内溶液应采用搅拌器进行混合。采用辅助性措施保证不易接近的区域的溶
剂循环。
d) 遵循产品供应商规定的使用说明(PH 值,时间,温度等)。
e) 所有部件化学清洁后均应用水对其冲洗。冲洗后测量水的 PH 值,确认已经
完全去除酸洗制品成分。采用磷酸基制品酸洗的碳钢,清洗后必须对其进行
冲洗。
F 6533 除油的特殊要求
a) 禁止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制品除油。但是,在溶剂不滞留的表面和除油
后立即进行酸洗和冲刷的情况下,允许采用钠基或钾基制品除油。
b) 含有卤素的制品不能用于耐腐蚀的部件表面或清洁级别是 A 或 B 的部件表
面。采用氯化溶剂蒸气除油,见 F 6423.1 。
c) 溶剂可能滞留的表面(尤其是部分组装的设备)或除油后不能立即进行酸洗
的表面,应禁止采用碳酸钠或碳酸钾除油。
d) 对于有孔洞的部件,只能采用异丙醇、再蒸馏乙醇、丙酮或其他对部件表面
无损的产品除油。
e) 采用碱性试剂或洗涤剂除脂的部件表面,随后应对其冲洗(若用磷酸三钠除
油,应采用最低温度是 60°的热水)且应保持干燥。但是,对于非耐腐蚀表
面,采用暂时起保护作用的制品除油时,允许除油后不立即对其冲洗。
f) 使用脂肪氢之类的有机溶剂在部件表面产生的残留薄膜应通过异丙醇、乙醇
RCC-M F 6500 (2007 版) 页码:3/6
或丙酮进行清除。
F 6534 关于除氧化皮、酸洗、除污和钝化的特殊要求
a) 综述
1) 部件表面清洁后应用水进行冲洗(根据 F 6540 的要求),尤其是经磷酸
基制品清洁的碳钢部件,清洁后应立即冲洗。
2) 氢氟酸是唯一可使用的卤素化合物。
3) 酸洗设备应置于隔离制造厂的清洁区域。
4) 由于技术原因不能喷洒或浸泡部件时,允许使用酸洗和钝化膏。
采用上述的酸洗或钝化膏清洁部件后,应仔细地冲洗部件表面。
通过测试经冲洗面的 PH 值,确认部件表面的酸洗或钝化膏是否除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文版 RCC-M 2007:A 3800 技术准备文件、技术跟踪文件和最终报告文件.pdf
- 中文版 RCC-M 2007:ANNEX FV 确定氯、氟及硫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pdf
- 中文版 RCC-M 2007:ANNEX SI—SIII 力学性能试验‘金属熔焊中的缺陷分类及说明、推荐的管道焊接组装方式.pdf
- 中文版 RCC-M 2007:B 5000 1级设备压力试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C 5000 2级设备压力试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3000 切割和不作补焊的修整.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4000 成形与尺寸公差.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5100-5200 表面处理_镀铬、磷化处理).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5400-5700 氮化处理、电解镀锡和扩散处理、镀镉、其它金属镀层和表面处理.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6400 与污染材料相关的要求.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8000 热处理(部件和设备).pdf
- 中文版 RCC-M 2007:J 4000 制造和相关检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J 5000 低压或常压贮罐试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3130-3140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检查条件.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3300 焊缝的射线照相检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4000 液体渗透检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8000 无损检验人员资格及资格证书.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3100-3400 概述、一般情况、模拟补焊、钢铸件的补焊.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3600 碳钢和低合金钢上的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堆焊.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3700 碳钢和低合金钢上的镍基合金堆焊.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