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CC-M MC 3130-3140 (2007 版) 1/10
(译文仅供参考 翻译:韦振华 审核: 陈娟、何威威)
MC 3130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
MC 3131 射线源
可采用的射线源有两种:
— X-射线发生器、直线加速器和电子感应加速器产生的射线;
— 由铱 192、钴 60 和铥 170 射线源产生的射线。
MC 3132 胶片
胶片应配合金属增感屏使用。根据 AFNOR 标准 NF EN 584-1 的规定,胶片
可分为 C1 至 C6 共六类。
各类胶片的适用范围在 MC 3200 和 MC 3300 中进行了规定。
供应商应提供一份证书,证书包含标准第 5 条中规定的相关数据,以及 Ks
剂量和处理的类型:
— 手动处理或自动处理;
— 化学类型;
— 显影剂浸泡时间;
— 显影剂的温度。
供应商还应提供正确使用和储存胶片所需的技术信息,必要时,还应提供关
于使用限制的信息。禁止使用超出制造商规定有效期的胶片。对胶片进行处理之
前,应根据胶片制造商推荐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胶片进行储存,并避免任何电离
的辐射。处理后,胶片应根据MC 3139 中的要求保存。
MC 3133 增感屏
金属增感屏应配合 MC 3132 中规定的胶片使用。
增感屏应十分清洁,经过抛光处理且无刮痕。
MC 3134 滤光板
滤光板由一块铅板构成,铅板置于需要进行射线照相部件和装有胶片和增感
屏的暗盒之间。过滤器也可以置于暗盒之内。
滤光板的厚度为 0.5-1-1.5 或 2mm 。厚度为 0.5-1 或 1.5mm 的滤光板,其一
角应开钻一个直径为 3mm 的孔,而厚度为2mm 的滤光板,则应开钻两个这样的
孔。
RCC-M MC 3130-3140 (2007 版) 2/10
建议在滤光板打上标识,以便今后产生疑问时作为底片来解释。
MC 3135 遮挡物(屏蔽板)
遮挡物应由一块或多块铅质屏蔽板构成,与装有胶片和增感屏的暗盒的背部
相接触。在某些情况下,遮挡物可置于胶片暗盒内部。遮挡物应至少 2mm 厚。
MC 3136 透度计
透度计应用于确定底片的质量,而不得用于评估缺陷的尺寸。
根据标准 NF EN 462-1 和 NF EN 462-2 的规定,透度计应为阶梯式或线式两
种。
MC 3137 标识和定位标记
为辨认底片,应使用由铅或密度适当的材料制成的标识和定位标记,其厚度
取决于待检验部件的厚度以及底片可进行清晰阅读的要求。
MC 3138 观察设备
MC 3138.1 黑度计
黑度计应能够确保黑度参照胶片的测量精确至±0.1,可以直接读数,或借
助永久附于黑度计上并进行适时标识的校正(图表或曲线)。
每个底片的观察期间内,除了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对黑度计进行彻底检查。
此项检查应在黑度计初次使用时进行,之后每 6 个月或更短周期进行一次检
查。
实现热量稳定后,使用参照黑度标准或参照底片进行检查。
检查应写入报告中,同时对特征斜率(适用时)进行调零。调零前,记录黑
度显示的特征曲线,作为至少 8 个黑度范围的一个标定黑度功能,通常的黑度间
隔为 0 至 4.3 。若特征曲线与理想曲线之间在黑度上存在 0.1 的偏差,则应使用
修正曲线或修正表。
MC 3138.2 黑度基准底片和标准
— 黑度基准标准
指在物理测量实验室进行光学测量的底片,测量范围为 0 至 4.2 ,测量大
约精确到 0.1 等或更小值。
对储存和使用条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后,标准的有效期为 5 年。此后若
物理测量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显示黑度未发生变化时,有效期可再延长 5
RCC-M MC 3130-3140 (2007 版) 3/10
年。
— 基准底片
指与黑度参照标准对比后进行黑度测量的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文版 RCC-M 2007:A 3800 技术准备文件、技术跟踪文件和最终报告文件.pdf
- 中文版 RCC-M 2007:ANNEX FV 确定氯、氟及硫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pdf
- 中文版 RCC-M 2007:ANNEX SI—SIII 力学性能试验‘金属熔焊中的缺陷分类及说明、推荐的管道焊接组装方式.pdf
- 中文版 RCC-M 2007:B 5000 1级设备压力试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C 5000 2级设备压力试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3000 切割和不作补焊的修整.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4000 成形与尺寸公差.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5100-5200 表面处理_镀铬、磷化处理).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5400-5700 氮化处理、电解镀锡和扩散处理、镀镉、其它金属镀层和表面处理.pdf
- 中文版 RCC-M 2007:F 6400 与污染材料相关的要求.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3300 焊缝的射线照相检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4000 液体渗透检验.pdf
- 中文版 RCC-M 2007:MC 8000 无损检验人员资格及资格证书.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3100-3400 概述、一般情况、模拟补焊、钢铸件的补焊.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3600 碳钢和低合金钢上的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堆焊.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3700 碳钢和低合金钢上的镍基合金堆焊.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4000 焊工及焊接操作员评定.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5000 填充材料评定.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6000 制造车间的技术评定.pdf
- 中文版 RCC-M 2007:S 7200 焊材的存储和使用.pdf
最近下载
- 澳大利亚为子女提供的在职证明范本澳大利亚签证在职证明.pdf VIP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应用研究.pdf VIP
- 2014年北京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pdf VIP
- 设备安全管理反思报告.docx VIP
- GBT 43871.1-2024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pdf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 VIP
- 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我国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pdf VIP
-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pdf VIP
- 韩国鸡笼山公园东鹤寺建筑空间分析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