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汇总 页 PAGE \* Arabic6 资环学科部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 1.绪论 1.环境的特性: ①整体性②区域性③ 相对稳定性④滞后性⑤ 脆弱性; 2.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3.《寂静的春天》 : 1962年,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害之后出版的,被视为环境科学这一学科的开始,蕾切尔为环境科学的学科创始人。 4.环境科学的任务: ①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③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④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系统优化,从区域环境的整体上控制人类—环境系统,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 2.自然环境 1.人类对水圈的影响 (1)直接影响:①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间接导致地面沉降②过度不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引起湖泊消失、河流断流和河口湿地退化 (2)间接影响:①修建大型水库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带来移民问题;②河流渠道化带给水生生态系统灾难性的影响;③水体过度利用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物质循环的类型 ①水循环 ②气体型循环 ③沉积型循环 ④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3.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 ①水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连接的桥梁 ②水循环是优秀的物质“搬运工” 4.沉积型循环: 主要是矿质元素的循环,如磷、硫、钾等,他们主要是通过岩石风化及人类活动等作用释放出来,又通过沉积进入地壳。多数沉积型循环都是不完全的循环。 5.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汞、镉、砷、铬、铜等重金属以及各种有毒有机物,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分解的过程。 3.人工环境 1.人工环境的特点: ①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 ②人工环境的多样化 ③人工环境的脆弱性 ④环境污染严重 2.城市环境的特点: ①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较大,城市人口包括人口结构等自然和社会特征的环境要素 ②城市环境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③城市环境限制因子多,人与自然、城市与周边地区矛盾集中 ④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 3.城市人口承载力: 也称城市人口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量。 4.乡镇环境的特点 ①处于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带景观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 ②乡镇规划中存在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的现象 ③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工艺的落后,资源过度消耗 ④资金、技术、执法力度等因素综合限制了乡镇基本设施的建设,严重的污染使综合控制难度增大 5.农村环境的特点 ①土地、草原和林地退化现象普遍,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在部分地区呈加剧趋势 ②原始和落后的生产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和技术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③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巨大差距,造成系统间交流的不平衡,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源源不断的流向城市,而各种环境污染和废物却不断地向乡镇和农村转移 ④环境问题使得农村贫困化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 6.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利:①提供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②提供和改善航运;③改善水质,提供水源 ④创造和改善旅游和娱乐 弊:①引起河道断流;②地下水超采;③湿地破坏;④淹没土地,造成移民问题 4.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实质 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忽视和不尊重。 2.环境背景值: 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分。 3.低碳经济: 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