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射性俯爬R – K2 B法 五、治疗技术 (二)反射性翻身 Reflex Umdrechen, R - U 反射性翻身 1.出发姿势: 仰卧位,使头部正中或向一侧回旋300角,颈伸展,头轻度前屈,以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乳头为宜,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或者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与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部、颈部、躯干呈一条直线。 反射性翻身 2.诱发带及刺激方向 ⑴ 主诱发带: 颜面侧乳头下二横指,即第6-7或7-8肋间,小婴儿可通过剑突划一横线,再通过乳头画一竖线,两线交叉点上为主诱发带,也可以在此点上向内、外移1cm。操作时用拇指肚处向下、向对侧肩峰两方向进行压迫刺激。 持续性的由小到大给予刺激 ⑵ 辅助诱发带: 后头侧肩峰:向躯干内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 予刺激 下颌骨:向颜面方向给予压迫刺激 反射性翻身 3.诱发反应 ⑴ 局部反应: 由于直接按压刺激,使7-8肋间肌伸展,横隔扩张。由于肺部受压,纵隔移动,腰肌、腹肌收缩而使骨盆抬高,身体向对侧旋转 ⑵ 远隔反应: 颜面侧上肢:两侧肩胛骨水平内收;由于肱二头肌的作用使肘关节屈曲10-15度;手指呈半伸展状态,颜面侧上肢类似拥抱动作,向身体对侧移动 反射性翻身 3.诱发反应 ⑵ 远隔反应: 后头侧上肢:肩关节轻度外展外旋,上臂呈内旋或中间位置;腕背屈或桡屈,手指伸展;这时支点由肩部移向肘部,用肘支撑,头部可见旋转动作 下肢反应:屈曲约90度,外展约30度,膝关节屈曲约90度;由于腹肌收缩,使骨盆上抬,并向后头侧旋转,完成翻身动作 反射性翻身 4.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标准反应 从出发姿势开始,训练师一手将患者头部向右侧旋转30度(以右侧为例),一手在右侧胸部主诱发带上向脊柱方向给予压迫刺激,使脊柱向左侧突出,因此使右肋弓部与左髂前上棘间的距离缩短,左肋弓部与右髂前上棘间的距离加大,使腹肌收缩,骨盆向左转移,双下肢屈曲、颜面侧骨盆抬高并向左侧旋转,左下肢伸展、右下肢屈曲,右上肢伸展、肩关节水平内收,越过胸部翻向左侧。头部与躯干一起向左侧旋转成左侧卧位,完成翻身的移动运动 反射性翻身 5.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包括:RU1、RU2、RU3、RU4等,常用的是RU1 、RU2 (1) RU1 a:出发肢位与操作方法同RU,小月龄儿取头正中位,用拇 指压迫刺激法。月龄大采用头回旋300,也可用小鱼际压 迫刺激法。 b:诱发反应:直接反应:使第7、8肋间肌紧张,胸廓扩张。 由于肺部受压,使横隔移动,出现前述的腹肌运动,骨 盆抬高,向对侧回旋,远隔反应如前所述。 反射性翻身 5.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1) RU1 适应症:主要适应于不会翻身的患儿,也应用于治疗头背屈、肩前屈、腹肌无力,下肢交叉、尖足等患儿。另外由于RU1有促进口腔肌肉、舌肌、肛门括约肌收缩的作用,可以改善咀嚼功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腹胀及脱水等症状。腹壁肌肉收缩,有助于呼吸可增大肺活量,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病情。 反射性翻身 5.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⑵ RU2 出发肢位: 小儿侧卧位,两下肢伸展,下侧上肢外展位,肘关节屈曲900,前臂上举与胸廓平行,上臂伸展使肩关节与躯干呈900角。上侧上肢肩伸展内旋,肘伸展状态放于体侧,头颈伸展与脊柱成直线。 诱发带的选择与刺激方向: a.上侧肩胛带内缘下1/3处,向对侧肘方向压迫。 b.上侧髂前上嵴,向后压迫。 c.上侧股骨内侧髁,向同侧髋臼方向压迫. d.下侧肱骨内侧髁,向同侧肩胛带方向压迫. 反射性翻身 5.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⑵ RU2的诱发反应 上侧上肢:在肩胛带固定的基础上,肩外旋、外展并举向对侧,前臂回旋至旋后位,腕关节出现桡背屈,手指张开。 下侧上肢:以肘为支点的肩胛带抬起机构出现,这时肩胛带内收、使背部稳定。肘轻度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桡背屈,手指张开。 反射性翻身 5.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⑵ RU2的诱发反应 上侧下肢:髋关节由于内收与外展,内旋与外旋均协调而处中间位置,髋、膝关节屈曲,是处于内、外旋中间位,足趾张开。 下侧下肢:呈外旋、外展、伸展状态。以膝为支点的骨盆带抬起机构出现。足部出现伴有小腿三头肌收缩的外旋位上背屈,足趾屈曲。 颜面、躯干、骨盆的上举、回旋与RU相同。 反射性翻身 5.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⑵ RU2各诱发带的适应症 诱发带中a与b适用于小龄儿,可诱发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完全解读(北京卷).pptx VIP
-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白居易《冷泉亭记》原文及翻译.doc VIP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QDPSK调制解调仿真设计与研究.docx VIP
- 《期中考试总结班会》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课件)-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电疗、超声治疗仪技术参数.doc VIP
- 江苏省消防工程全套资料表格填写实例.doc VIP
- 《健康教育学》PPT4-健康体能.pptx VIP
- 数控加工技术教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