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的思考.pdf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的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为东 部的发达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同时解决了劳动力剩余问题,但是却产生了两个特殊的 群体--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 5800 万,占农村儿童 总数的 28%,其中 14 岁以下者超过 4000 万,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老人约 400 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 37%。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中国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 同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已发展成一个社会问题。近来出现的“两龄女童独守奶 奶尸体”、“湘西留守女童带弟弟上学”等事件,不难看出留守群体所处的困境。 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同时致使农村 “空巢老人”数量猛增。越来越 多的老人正受着晚年的孤寂,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亟待社会的关注。 勤劳淳朴的农民, 省吃俭用拉扯大孩子,正当他们可以稍稍歇下脚的时候,孩子们却又远走他乡,给老人留下 无尽的寂寞与思念。孩子们进城打工,一方面,是可以多赚钱,改善生活,开阔视野,相比 在家种地确实要好得多,他们高兴。但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子女能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的衰退,老人们难以很好的照料自己。大量留守儿童中,相当一部分 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一般交给隔代老人照顾,不少老人需要同时照看几个孩子,这对他 们来说更是力不从心。 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由于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羽翼的庇护,断绝了家庭亲情的滋养, 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很容易受到侵害,他们的心理与性格更容易发生扭曲。据调查,留守儿童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双亲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管教和亲情缺失,给正值成长期的孩 子人格健全带来负面影响,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大隐患。 2、父母进城务工,陪伴在身边的 只有爷爷奶奶,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并且占一半的留守儿童学 习成绩较差,有学业困难,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留守 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有心理偏差。如:自卑、抗拒,不服管教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 村未成年人教育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而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的衰退,老人们总有一天难以照料自 己,等丧失自理能力之后,能有人照料自己;同时希望子女能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然而 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开展,子女外出务工给老人生活带来了问题。留守老人主要存在的问题 有:1.农村老人能够从事的劳动有限,导致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2.老人要担负起抚养 教育孙辈的重任,心理负担重。3.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由于子女都外出务工, 导致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4.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小事都成为难题;尤其 是老人生病,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感到很失落。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老人在遇 到意外时,更是束手无策。5.看病问题较突出,健康难保障。 留守群体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的背后,是超过两亿 背井离乡的 “流动大军”。一边是 “流动”,一边是 “留守”,许多时候,正是流动人群权利 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种种困境。在这个意义上,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 仅是能否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一本课本和一张书桌的问题; 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不仅是吃饭穿衣的问题。对留守群体的关注,既要着眼于对单独个 体的关切,更应扩展至对庞大流动人群的关怀。为此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建立健全相关措 施,给留守老人营造一个安享晚年的环境,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当务之急。 对留守老人工作几点的建议与对策:1.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 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互助会等组织,让老年人重新找 到归属感,组织留守老人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2.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养老 仍是农村养老的有效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 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批 评。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 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3.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 先是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