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赏析教案
一、教学内容:
钢琴曲《致爱丽丝》赏析
二、情感与目标 :
1、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功能的学习有
机地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
操。
2、通过欣赏贝多芬作品,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逐步建立对亲人、
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进而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
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三、知识与技能:
1、重点:达到音乐情感体验的较高层次。
2、难点: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时值;学生通过体验后的情感
外化。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情感唤起,激发审美动机
(1)欣赏钢琴曲《致爱丽丝》
(2)贝多芬个人简介及《致爱丽丝》创作背景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年 12 月 16 日-1827
年 3 月 26 日享年 57 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钢琴小品中最著名的通俗曲,作于 1810 年,不过
此曲不仅贝多芬在世时不曾发表和出版,到他去世之后,还埋没了四十年之久。
后来在 1888 年,才纳入贝多芬全集版补遗中。 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是献给伊
丽莎白·罗克尔的。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
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 1807 年, 14 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
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 成为他身边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伊丽莎白后来
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 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 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 显然
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那段时间里, 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
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 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 可以确认的是, 贝多芬十分
喜欢她。
2、情感深入,感受音乐形象
(1)再欣赏钢琴曲《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伊丽莎白· 罗克尔温柔、
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 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 因此,给人以
极为深刻的印象。 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伊丽莎白· 罗克尔诉说。 后
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2)回旋曲
..
.
所谓的回旋曲式, 是指一种由一个主要主题 (又称做回旋主题)在曲中反复
出现多次, 像在旋转那样, 可是在它反复出现之间, 又穿插两段或三段副题的曲
式。
(3)《致爱丽丝》曲式分析
A B A C A
(4)根据曲式结构再次欣赏乐曲(谈谈自己领悟到音乐形象,体验主题变化)
(5)教室总结:此曲以单纯的回旋曲式作成,结构是 A-B-A-C-A 。不论是具有
淡淡哀愁感的优雅回旋曲主题, 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副题, 或是看破尘世般音响
沉郁的和声式第二副题, 都相当悦耳动听。 全曲似乎都隐藏着贝多芬的悲痛恋情
及对爱情的憧憬。
此曲的回旋曲主题, 几乎人人能唱,这个单音旋律是由半音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