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译者主体性 的彰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3 译者主体性 的彰显 译者主体性 内涵: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主体,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译文读者的互动关系之中。 产生原因:译者的两难境地 1.传统的翻译观对译者的要求:绝对忠实和绝对客观。 2.具体翻译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无法绝对忠实,不可避免地加入译者的痕迹。 从“忠实”和“客观”的理想到“客观”的“不忠实”的现实 体现: ·著名翻译家关于翻译的思考 ·叶君健 ·范存忠 ·傅 雷 ·学者的翻译研究 ·钱钟书 ·雅克·德里达 翻译文学作品,目的是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当初写作时的感受一样或差不多。但文学和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科学,这里面有“朦胧”和“似与不似之间”的成份,要用像数学那样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 叶君健:(1914~ 1999)著名的小说家、文学翻译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其翻译的《安徒生童话》被称为世界最佳译本。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其“丹麦国旗勋章”。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什么意思? ·绝对忠实与客观译为:River snow ·一般译者译作Snowy river,解为下了雪的江面 ·许渊冲译作 Fishing in snow .在此,许先生将自己的深刻理解加了进去,因为《江雪》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人在下雪的时候垂钓于江面上 理想的要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承认在人们观念中存在着翻译的理想,另一方面则清醒地意识到实现这一理想的困难主要来自于语言的差异。即两种语言(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范存忠: 1903.12.22-1987.12.21 字雪桥、雪樵。英语语言文学家 将“差异”更为深刻地理解为十一个不同。 ·语言层面:词汇,句法 ·文字表现层面:修辞格律,表现方法 ·文化层面:风俗传统信仰 ·社会层面:社会背景 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 文化背景因素: ·怡红院(贾宝玉的住所) 杨译:the?happy?red?court, 霍译:the?house?of?green?delights. ·“怡红公子”(贾宝玉的别号) 杨译:the?happy?red?prince,? 霍译:green?boy. 同一个称谓,同一处寓所,在两种英译版本中有不同的译法,充分体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截然不同给的翻译风格。“red”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象征着血腥、暴力和死亡。“green”绿色则象征着生命,快乐和健康。 社会背景因素: “我看到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来赔不是”(宝钗的话) 杨译:“one was that piece “ she answered ,”in which Li Kui abuses Sung Chiang and then apologizes.”( From the novel Shui Hu, Li Kui was a peasant rebel, Sung Chiang, the leader of the outlaws, was a capitulationist.) 杨宪益夫妇是在文革期间完成《红楼梦》的翻译工作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所倡导的观点是“文学应该为政治服务”。所以文学被看做是有用的政治斗争的工具。所以译文中将宋江批判成了 capitulationist,即:“投降主义分子”这完全是为了和当时社会的“阶级斗争”相适应的。 相比之下,霍克斯的译文就拥有更多的自由,没有受太对的社会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 一国文字与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翻译者即背叛者”。 其围绕着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在语言差异的背后,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不仅造成翻译的“讹”,更是在根本意义上宣判了翻译的不可能。 ·德里达于1980年发表的Des Tours de Babel,对翻译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解构。 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巴别塔: 据《圣经·创世纪》,创世之初,普天下人类同用一种语言。出于骄傲,人们想建一座通天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