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x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 D ) 每天早晨做广播操 成人使用筷子吃饭 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 D .每天浏览报纸 下列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 C ) A .记住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样的事实 B .能说出圆周率是“ 3.14159……” C.知道书又叫“ book” D .婴儿背儿歌如“我爱北京天安门” 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与我国教育方 针中的( B )是对应的。 A .德 B .智 C.体 D .美 按加涅和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 “你”、 “我”“他”和“ 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A ) A .概念学习 B .符号学习 C.知识学习 D .动作技能学习 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泊尔学习分类中的 (D ) A .机械学习 B .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 D .符号表征学习 动作技能不同关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 B ) A . A .很少有认知成分 B .含有肌肉协调成分 C.有一系列程序 D.不易遗忘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 是( C )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 .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 .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营业员在进行心算时不能与顾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D ) A .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 B .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 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D .短时记忆容易因被新输入的信息替代而丧失 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 “麻 雀”、“乌鸦”、“燕子”等概念,再学习“鸟类”这个新概念的学习模 式是( D ) A .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高中课程中的数学课、物理课的作业总比历史、政治课的要多, 用知识分类学习论解释,这是因为,相对而言( A ) A .前两门课程的程序性知识多 B .后两门课程的认知要求低 C.前两门课程的抽象水平高 D .后两门课程的陈述性知识多 11.许多研究表明,人在短时内记住的孤立信息项目是( )个信息 单位 ,这个数字又叫( D )。 A . 7±2 记忆长度 B.5± 2 记忆容量 C.9±2 记忆长度 D.7± 2 记忆广度 12.下位概念中属于城市概念的正例的是( B ) A .天安门 B .苏州 C.长安街 D .人民广场 13.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同化论中的( B ) A .派生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D ) A .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 B .能记住概念的定义特征 C.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D. A、B、C都对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 A ) A .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B .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 .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让寝室里的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出寝室守则,这种方法是( B ) A .说服 B .利用群体规定 C.价值观辨析 D.角色扮演 甲孩子因偷吃东西,打破 1 只碗,乙孩子因帮妈妈洗碗,打破 15 只碗。根据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认为乙孩子的行为更坏的儿 童可能是( A ) A .学前儿童 B.小学儿童 C.中学生 D.无法确定 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是(D) A .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们完成作业 B .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过度看电视的行为 D .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宜用现代心理学( D )理论来解释。 A .强化原理 B .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 .观察学习说 国外有座收费的桥,当局规定,凡乘一人的车收税,乘两人以上 的车可免收税,于是人们纷纷多人乘一辆车过桥。根据强化原理,这 种行为最适合的解释是(A 种行为最适合的解释是( A.受负强化加强 C.受收税的影响而加强 A ) B .受正强化加强 D .人们怕罚款 二、问答题 1、怎样说服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态度和品德。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 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 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证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 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 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 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