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河池市 2019-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 3、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诗词中,自然诗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客体层次。即山水自然是独立于创作主体之外
的审美对象,这些诗歌注重的是对山水自然的客观描摹,往往将自然美与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将人的道
德品性与自然事物的某种物性相比附,在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的同时,更使人在对自然的认同中获
得道德、价值的感悟与支撑,在实质上是以比德的思维方式将山水自然看成体道之物和媚道之形,从 《诗
经》到谢灵运、谢眺的诗都表现出这一特点。自然诗化的这一历史阶段与中国传统社会前期政治本体化的
逐渐形成相适应,在自然诗化走向上属客体自然——描写自然之美的层次。二是主体层次,即创作主体往
往以自己的情感去改造审美对象的固有形态,使情景相互生发,把山水自然当作心灵的象征、情感的符号,
自然不再外在于人,而是与人融为一体,甚至使人沉入自然。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这一历史阶段与政治
本体的历史合理性的全面释放相适应,体现的是对政治本体的最为充分的乐感,属于情意自然——情景相
生的层次,以初唐、盛唐时期的某些诗人,如孟浩然、王维、李白等为突出代表。三是哲理层次,即对自
然与自我进行双重超越,使其诗词意境超越现实,又在更高的层次上观照现实。这一自然诗化的历史阶段
与政治本体消解、文化本体建立相适应,体现的是价值的追询与人格的建立,它属于哲理自然——以哲理
眼光审视自然的层次,以苏轼等人的诗词为代表。
上述三个历史阶段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在渐进的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无论是宋诗还是宋词,
都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对文化本体的追询。苏轼词通过对宇宙自然客观性的审美超越克服其对
人的限制性,使之成为发展人的手段。
在苏轼词中,面对永恒的自然,往往不是惆怅与无奈,也不是向自然融入,而是对自然进行审美超越。
如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细品苏轼的这首 《少年游》,
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在对话,人并不试图主宰自然,自然也并不为人提供归宿。“去年相送,余杭门
外,飞雪似杨花。”飞雪仿佛是抒情主体布置的场景,是外在于他的东西;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
见还家。”仿佛是对杨花的 “客观”描写,又回到 《诗经》描写自然的时代。下阙尽显抒情主体与天地平
等对话的气魄。在下阙的映照下,上阙的宇宙自然便 “为我所用”,即把对自然的描绘变成了丰富和发展
自我的方式和彰显人格的手段,自然不再道德化和 “情怀”化。
在苏轼词中,人的宇宙情怀离不开自然,但人又不机械地依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经过文化本体
的追询——审美超越后建立起来的情感体认关系。 宇宙自然融入人的情感,为人所用,成为发展人、彰
显人的媒介。苏轼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以应有的本真之心对自我和自然进行了双重的审美超越。
(摘编自 《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山水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就是将自然美与人的思想感情相联系,以比德的思维方式将山水自然看成体
道之物和媚道之形。
B.孟浩然、谢灵运、李白是中国诗词自然诗化主体层次的代表诗人,他们把山水自然当作心灵的象征,将
自然与人融为一体。
C.哲理层次体现的是价值的追询与人格的建立,即对自然与自我进行双重超越,诗词意境超越现实,又能
高层次地观照现实。
D.“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句,是对 “杨花”的客观描述,令人又回到 《诗经》描写自然的
时代,尽显与天地平等对话的气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论证中国诗词自然诗化方面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客体层次、主体层次和哲理层次。
B.阐述自然诗化的客体层次,它属于描写自然之美的层次,这类诗歌注重的是对山水自然的客观描摹。
C.苏轼是哲理层次的代表词人,以哲理眼光审视自然,本文三、四两段论证了苏轼词对宇宙自然的审美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省八校”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2021届高三数学入学调研试题二理[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梧桐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梧桐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质量检查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狮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铜仁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铜仁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
- 河北省鸡泽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9月入学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鹤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8.15[含答案].pdf
- 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洛阳一高2021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