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那个星期天》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关于 “盼望 ”的故事,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星期天的早上母亲答应带“我”外出,但母亲却由于一直忙着家务事而无法兑现承诺。我在这一天中经历了“欣喜、焦急、沉郁、惆怅、失望 ”等心情变化。文章中作者抓住心情变化这条线索,除通过动作、 语言等描写外, 还重点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灵独白等方式真实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文章节选自史铁生的小说 《务虚笔记》,文中处处体现出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大量的内心独白、环境的不断变化、身体的细微变化,细腻深刻的体验与自然、身体、内心的感觉紧密相连。阅读的时候,适合贴近这些描写的独特之处,引导
学生反复体会表达的效果,在语境中习得课文的表达方法,为习作奠基。
二、教学要点
1.生字识记。
课文中有 13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其中的 “耽”、“揉”、“绽 ”三个字中都有易错笔画 “乛 ”,可以指导书写。
2.梳理情节。
课文是一个故事,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一天之中发生的事情,梳理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章,
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3.学习表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和 “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因此通过读文来学习表达的方法是阅读的目标。《那个星期天》具有故事性,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更倾向于对具体的人、事、景的细致描
述。教学时,将重点目标放在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细致的描述真实自然的表达
情感的。
4.对比阅读,巩固写法。
《匆匆》与《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匆匆》是把心里想
说的话直接写出来,而《那个星期天》是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在
叙述中自然地流露情感。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掌握两种写法, 感受两种写法各自
的好处。
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会并掌握 “媚、砖、蚁 ”等 13 个生字。
2.浏览课文,感受作者情感变化,梳理文章情节。抓住情感变化这条线索,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品读文中心灵独白和环境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心灵独白和环境描写
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试着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4.与《匆匆》进行对比,发现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
教学重点:
1.浏览课文,感受作者情感变化,梳理文章情节。
2.抓住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品读文中心灵独白和环境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心灵独白和环境描写
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试着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读文中心灵独白和环境描写的句子, 学习作者通过心灵独白和环境描写表
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试着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时长: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了解作者,检测预习,读词入境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节选自我国著名
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课件出示史铁生的简介)
1.课前都预习了吗?哪位同学能带着大家读读生词。
PPT出示:春天明媚的阳光 急遽变化的光线 孤独惆怅的黄昏 消逝的光线
2.这些词语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小结过渡:史铁生的语言富有诗意的语, 往往带给读者丰富细腻的感受。 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那个星期天!
板块二:默读课文,借助表格,感知大意
1.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要点:课文从早晨写到下午再写到了黄昏,是按照时间顺序在写。
2.在这三个时间段里,妈妈做了什么?作者的心情如何?完成学习单。
3.学生展示学习单。
4.观察所填写的内容,发现了什么?
要点:一天之中,妈妈一直都在忙碌,作者的心情在发生着变化。作者心情的变化贯穿全文,所以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5.紧扣这条线索,借助这个表格,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过渡:作者就是抓住心情变化这条线索, 按照时间的顺序, 就能把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写得清清楚楚。
6.虽然,一天之中作者的心情不断在变化,但有一样始终没有是没有变的,是什
么?对,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 ——盼望(板书:盼望)。
小结过渡:是的,一段流逝的时光,一个永远在忙碌的妈妈,一个始终盼望着外
出的孩子共同构成了 ——那个星期天。
板块三:再读课文,品词品句,读文悟法
1.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的那份盼望的呢?赶紧
默读课文,勾一勾相关的词句,做批注。
要点:学生交流,有关人物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
2.聚焦心灵独白的句子。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
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