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肺复苏精品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罩使用 面罩应覆盖: 颏端 口 鼻 ? 2000 AAP/AHA 正确(上)和不正确(下)的面罩型号 流程 复苏气囊通气EC技术 一只手的3个手指 拉住下颌(形状为 “E”),同时拇指 和食指把面罩压紧 到脸上(形成“C” ) 流程 复苏气囊的使用 单人操作 双人操作 流程 复苏气囊使用技巧 选择正确的气囊及面罩大小 婴幼儿使用的自动充气式气囊的容量最少要450 ~500ml。 对于较大的儿童或青少年,可能需要一个成人的自动充气式气囊(1000ml)以使胸廓扩张。 面罩大小应该能保证将空气密闭在面部,从鼻梁到下颏间隙盖住口鼻,但露出眼睛。 开放气道: 压额抬颏法 有效通气:EC技术 评估通气效果 流程 复苏气囊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通气:用仅使胸廓起伏必需的压力和潮气量。每一次缓慢给气,超过约一秒,而且注意观察胸廓的起伏。如果不起伏,重新开放气道,检查面罩与面部是否密闭,再重新通气。 复苏气囊通气不推荐于单人操作的CPR。 气道有梗阻或肺顺应性差的患者需要提高吸气压才能达到有效通气。因此必要时气体能够绕过呼吸器的减压阀而产生高压,最终看到胸廓抬起。 流程 面罩与面部密封不够,可使胸廓不能抬起 流程 过度通气的危害 增加胸廓内压力,阻止静脉血的回流,因此减少了心输出量、大脑的血流量和冠脉的灌注。 导致空气滞留,对气道阻力病人造成气压伤。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支持的病人,增加反胃和吸入的风险。 流程 按压与通气协调 未建立高级气道时 单人复苏按压通气比30:2 双人复苏按压通气比15:2 。 在最短的中断胸外按压时给予通气。 一般要求每2分钟两名施救者应交换职责,每次交换5s内完成。 流程 按压与通气协调 建立高级气道后(气管插管后) 负责胸外按压的医疗人员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不间断按压。负责通气者以每6~8秒给予1次人工呼吸的速度(8~10次/分)进行通气。两名施救者不再进行按压与呼吸的配合。 按压与通气协调 仅给予人工呼吸支持 当患儿无自主呼吸或呼吸衰竭,但存在大动脉搏动,且脉搏﹥60次/分,无需给予胸外按压时,可仅给予呼吸支持。每3~5秒1次人工呼吸通气(12~20次/分),每次呼吸时间持续1s,并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 气管导管内径的选择 推荐无囊导管:早产儿2.5 mm;足月新生儿、小婴儿3 mm 或3.5 mm ;1岁以内4 mm;1~2岁5 mm。 推荐有囊导管:婴儿:3 mm,1~2岁:3.5 mm; 2岁按公式: 无囊导管大小(毫米)=年龄/4+4; 有囊导管大小(毫米)=年龄/4+3.5 通常来讲,在准备插管时使用这个公式,操作者应该在床旁备有比所估计型号大0.5毫米和小0.5毫米尺寸的导管。 新生儿气管插管:导管型号选择 型号 ( mm) 体重 (kg) 孕周 (w) 2.5 <1.0 <28 3.0 1.0~2.0 28~34 3.5 2.0~3.0 34~38 3.5~4.0 >3.0 >38 导管插入深度 导管插入合适深度:气管隆凸上 2岁以上:年龄(岁)/2+12 或 导管内径( mm )×3 新生儿插入深度(cm 端-唇距离)=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