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公开课教学设计[整理].pdfVIP

《使至塞上》公开课教学设计[整理].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开拓疆土,唐朝政府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 争,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目的来到边塞,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 异的风光和战争的场景。他们写的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 “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首边塞诗——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解诗题 使:出使 至: 到 塞上:边塞 题目告诉作者此诗写于去往边塞的途中,是一首记行诗。交代了诗人去了哪里, 暗示了本诗的内容为诗人在出使边塞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景色。 二、出示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 “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 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 流传,如 《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宋代苏轼称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出示三步读诗法 读诗韵、感诗情、悟诗境 四、读诗韵 师范读,生个别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五、感诗意 1.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在今中亚的克什米 尔以北)。737 年春,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是将 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赴边途中。 2.我来问 师:在诗中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需要我们帮你来解决? (生质疑、对答) (附:每联的讲解和翻译)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翻译: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 一般 飞入胡天。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讲解: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在如 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 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 - 1 - 翻译: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 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讲解:这一联写出了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翻译: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幻灯片出示下列问题)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借 “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与前两 联 一样吗? (4)这里的 “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 “在燕然”的将 士 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结合以上四个问题出示板书,板书另附) (5)诗中每一联分别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六、品诗境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 名句,请与 “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作对比,你认为哪句更好呢?为什么? 谈 谈你对此的认识。(合作探究) 明确: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 外 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 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 觉。 2.画

文档评论(0)

蔡氏壹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