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科书
书名: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年 6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圈的范围,举例说明各生态系统间如何关联,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通过阅读、处理图文资料能够做出假设推理,提高获取信息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且唯一的家园,每位公民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
1.举例说明各生态系统之间如何相互关联,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难点:
1.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前学习任务
1.仔细阅读教科书第26页-33页,包括全部文段和图片。在阅读时建议认真关注自己不理解或想深入了解的内容,进行记录。
2.在阅读完成后,合上教科书,思考自己记住了哪些内容,并简要写出知识概念框架,检测自学情况。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建模推理:寻找最佳生物圈模型
地球的直径约12750千米,生物圈的范围为其表面薄层约20千米。如果把把地球比作一个直径22厘米的足球,生物圈就好像给足球做一层保护壳一样。依据已知的地球及生物圈的比例,给大家提供以下四种材料让大家制作生物圈,根据你的推理,你觉得哪种材料更加符合科学的比例呢?
A4纸:0.08毫米 鸡蛋壳:0.3毫米 夏季被:6毫米 海绵垫:2厘米
请简述你的理由:
【学习任务二】资料分析:比较分析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阅读教材28-29页,比较分析多种生态系统类型的基本特点、结构组成以及在生物圈中独特的功能作用,并思考他们的分类依据。
①湖岸荻杨迎风舞,水滩鸥鹭啄鱼欢。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①湖岸荻杨迎风舞,水滩鸥鹭啄鱼欢。
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⑤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⑦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人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b.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全球70%氧气量
a.人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
b.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全球70%氧气量
c.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d.“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e.提供饮用、灌溉和工业用水源,调节气候
f.降水少,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g.消费者主要是人,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A.浮游藻、斑海豹
B.羊草、伊犁马
C.杂交稻、黑斑蛙
D.毛白杨、人类
E.落叶松、东北虎
F.芦苇、丹顶鹤
G.扬子鳄、白鳍豚
类型
对应诗句
代表生物
功能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分类依据:
【学习任务三】科学史故事: 生物圈中的DDT
阅读任务单上的科学史故事:
1874年,德国科学家Zeidler合成出一种白色有机物DDT。1939年,瑞士科学家Muller首次发现DDT可以消灭农田以及家中的害虫,还能有效控制通过蚊子传播的疟疾。最先发现DDT功效的Muller,被授予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慢慢发现DDT对生物圈具有负面影响。DDT为脂溶性,易蓄积在脂肪组织内。研究显示低浓度会使鸟类产下无法正常孵化的薄壳蛋,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美国国鸟白头海雕曾也因此一度成为濒危物种。
虽然许多国家广泛施用DDT,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科学家自20世纪60年代在南极阿德雷企鹅和食蟹海豹体内(Sladen,1966)和在南极雪样中(Peterle,1969)均检测到DDT,其含量比海水中高出了百万倍。
企鹅是南极地区顶级捕食者之一,既可以在无冰区繁殖,又可以到南大洋中捕食鱼为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并未直接携带DDT进入南极区,却在一种南极海洋鱼、及其捕食的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由于DDT难以被分解,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便很难代谢排出,并会随食物链传递富集,对食物链上层的生物造成伤害。
DDT具有半挥发性,挥发后的气体可通过大气循环传输,又容易冷凝沉积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最后通过降水等方式降落到南极地区。有研究认为,由于近年来的南极冰川融化,可能导致沉降在冰川上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重新释放到环境中(Bogdal,2009)。
研究发现,使用DDT主要采取的是大面积直接喷洒,这样导致了只有10%左右的DDT 可以喷洒在植物的茎叶表面,而剩余90%的DDT残余都进入到了土壤与河流中。河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第三课时)-2PPT.pptx
-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模板.pptx
- 初三化学(北京版)第3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离子-2PPT.pptx
- 高二【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课件.pptx
- 高二【化学(人教版)】反应热(第一课时)-2课件.pptx
- 高一化学鲁科版微项目探秘膨松剂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pptx
- 高一【化学(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课件.pptx
- 高一【化学(鲁科版)】元素与物质分类(3)-课件.pptx
- 高一【化学(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课件.pptx
- 高二【化学(人教版)】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课件.pptx
- 第2章 了解生物圈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学习任务单.docx
- 初二【生物(人教版)】第六节 第一课时 鸟 教学设计.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环节动物 教学设计.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环节动物 练习题.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节肢动物 教学设计.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节肢动物 练习题.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节肢动物 任务单.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二课时) 任务单.docx
-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软体动物 教学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XX50108-2008正文精华版.doc VIP
- 颞下颌关节.ppt VIP
- 第12课《班级电子纪念册设计》课件共16页.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