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平寰宇記卷三十八(樂史原著,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底本,陳靜初校,郭聲波初審)
關西道十四
綏州 銀州 振武軍廢 麟州 勝州廢 府州
綏州
綏州。上郡,今理龍泉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爲白翟所居 時爲:原缺,據萬氏本補。,七國時,屬魏。秦爲上郡,蒙恬將兵于此,公子扶蘇所監之處是也。在漢,爲雕陰縣地。高帝元年,項羽立董翳爲翟王。七月,廢,復爲上郡 復:四庫本、萬氏本又作“後”。。武帝徴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 為羽林郎:原缺,據萬氏本補。,上郡即其一也。後漢末,荒廢年久,俗是稽胡。及赫連勃勃都於統萬,上郡之地又爲赫連勃勃部落所居 都於統萬上郡之地又爲赫連勃勃:原缺,據萬氏本補。。後魏明帝於此置上郡。廢帝元年,於郡內分置綏州,今延、綏等州,並爲右部都尉理。隋開皇初,郡廢,而州如故。煬帝初,改綏州爲上州;尋廢州置雕陰郡,以郡西南有雕陰山,復漢縣名。唐武德三年,遂於延州豐林縣置綏州總管府,管西和、南平、北基、銀、雲、真、上、珍、北吉、匡、龍等十一州,其綏州領上、大斌、城平、綏德、延福五縣。六年,移治所於延川縣界。七年,又移治城平縣界魏所廢城平。貞觀二年,平梁師都,罷府,移州治上縣
時爲:原缺,據萬氏本補。
復:四庫本、萬氏本又作“後”。
為羽林郎:原缺,據萬氏本補。
都於統萬上郡之地又爲赫連勃勃:原缺,據萬氏本補。
元領縣五,並廢:
綏德;龍泉;城平;延福;大斌。
州境:
東西一千里,南北三百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一千七百四十里;東南至西京一千三百二十五里 一千三百二十五:四庫本又作“一千三百二十”。;西南至長安一千里;東至石州界黄河一百三十里,河上有孟門關,東去石州九十五里;西南至延州三百四十里;北至夏州三百六十里;西北至銀州一百六十里
一千三百二十五:四庫本又作“一千三百二十”。
一百四十:四庫本、萬氏本又作“二百四十”。
戶:
唐開元戶:一千七百一十五 一千:原作“八千
一千:原作“八千”,據四庫本、萬氏本改。
風俗:
同夏州。
土産:
胡女布,貢;蠟燭。貢。
廢龍泉縣。四鄉。本秦膚施縣。二漢同。後魏廢帝元年,於此置上縣,取郡爲名。隋開皇三年,上縣屬綏州。唐天寶元年,改爲龍泉縣,以隴水爲名 隴:
隴:原作“龍”,據四庫本、萬氏本改。
長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一在州北二十五里。無定河,並是蒙恬所築之遺跡。 疏屬山,《山海經》云:“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髮,繫之於山西北。”漢宣帝使人發上郡疏屬山,於盤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髮反縛,械一足。因問羣臣,莫能知。惟劉向按《山海經》對,宣帝驚異,上始重學。於是時,人競學《山海》之説。 無定河,一名奢延水,北自銀州撫寧縣界入境。 州城,唐貞觀元年築,四面石崖,東面高八十尺,西面高一百四十尺,南面高四十尺,北面高一百二十尺,周迴四千二百步 千:四庫本、萬氏本又作“里”。。 上郡古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始皇使扶蘇監蒙恬處。 吳兒城,在縣西北四十里,赫連勃勃破劉裕子義真於長安,遂擄其人 擄:原作“虜”,
千:四庫本、萬氏本又作“里”。
擄:原作“虜”,據四庫本改。
廢城平縣。西南一百里,二鄉。本秦膚施縣地。二漢不改。後魏神龍元年,於今縣西三十里庫仁川置城中縣。隋諱中,改爲城平縣,仍自庫仁川移於今理。今廢爲城平鎮,見差蕃人爲鎮將,管蕃戶。
吉魚山;阿班山;清澗川水 清:四庫本、萬氏本又作
清:四庫本、萬氏本又作“青”。
廢綏德縣。南一百里,元二鄉。亦秦膚施縣地。二漢不改。魏省上郡。後魏大統十二年,分上郡南界丘尼谷置綏德縣。唐武德二年,移于吐延水北,卽今理。今爲綏德鎮,見差蕃人爲鎮將,管蕃戶。
舊石城,在縣東三十里,今寛州是也。 僕射堡,在縣界。 骨悉箇堡,在縣界,骨悉箇者,是胡音。 斜溪嶺 斜
斜:四庫本、萬氏本又作“科”。
廢延福縣。南一百一十里,元二鄉 元:原無,據四庫本、萬氏本補。。亦膚施縣地。後魏廢帝元年,於此置延陵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七年 七:原作“十七”,據四庫本、萬氏本補。,改爲延福縣。此縣城據崖,三面夐絶,攻守頗爲邉防險固之所。今廢爲鎮,差蕃人管蕃戶。青龍山;洛陽山;橫山;大和川水,並在縣界。吳兒城,在縣南四十里。 彌溺堡,彌溺者,
元:原無,據四庫本、萬氏本補。
七:原作“十七”,據四庫本、萬氏本補。
廢大斌縣。西北一百一十里,二鄉。亦膚施縣地。後魏神龜元年,於今縣東五里置大斌縣,屬上郡。唐武德七年,移於今城平縣界魏城平故城以置之,即今縣也。今廢爲大斌鎮,差蕃人管蕃戶。
柱天山;小力山;大力山;小力川,並在邑界。
銀州
銀州。銀川郡,領儒林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爲翟地。秦併天下,屬上郡。漢爲西河郡圁陰縣。晉時,爲戎狄所居。苻秦建元元年,自驄馬城巡撫戎狄,其城即今理是也。周武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