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学院院庆5周年”征文优秀作品――一等奖
左窗玉兰,右窗水杉,又一年的十一月
依稀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冬天,我从七百里之外的星城来到这南国之都。下了火车,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暖风,一点也感受不到冬天的寒意,天气状况似乎还和长沙的八九月差不多,很温暖,这让我小小地感动了一把,旅程的疲惫一扫而去。我是个出奇地怕冷不怕热的人,四年大学生活让我饱尝星城长沙恶劣寒冷多变的冬天煎熬,终于不堪再忍受,于是拼了命也要挤去南方。出了火车站,给在暨大的一位老同学挂了个电话,遵照指示,登上33路公车,直驱暨大。
在这次亲临暨大之前,我所有有关暨大的印象都是从这位老同学以及论坛上的零星描述中得到的,知道它是一所华侨大学,知道它有个彩虹般的大门,知道它有个红色的International Wall。正当我还在沉浸在欣赏羊城美景和对暨大的美丽想象中时,车停住了,随后是普通话和粤语轮流报站:“师大暨大站到了,请到站的乘客下车”,急忙提上行李冲下车。从西门进入,见到叶帅那苍劲有力的题词,穿过斑驳破旧的羊城苑,在老同学入住的金陵一栋把行李放下。继续前行,走过漂亮深红的的建阳楼群,终于到达了我的目的地—一座看起来不高的黄色建筑,有些破败,有些岁月留下的痕迹,不过“药学院”几个大字倒是很显眼。走进药学院的小院子,看到的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一个小小的篮球场,有一个篮框已经坏掉了,有些零散而老旧的木家具随意地堆放在院子中间。整个院子弥漫着淡淡的中药味,穿过走廊,在拐角处碰到端着一个装满中药的瓶子正走下楼的杨威,他也是湖南人,老早就在网上认识他了,寒暄了几句,上楼,再碰到马伟丽师姐,她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药学院的情况,还关切地问了我的情况。辞别师姐我下了楼,独自一个人在院子里走了走,半个小时内都很少看到有人影出现,情景稍显冷清。老实说,在那个时刻,我有些犹豫,或者说我还没有足够的决心要这里度过两三年时光,感觉这里很宁静,很平和,不足是人和建筑都少了些,一切都还没有成型,这是药学院带给我的最初印象。
但事情却稍微有些出人意料,在内心暨大药学院和中大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这场博弈中,我还是选择了前者,这也许有些难以解释,但生活却常常如此。这情形有时候颇似女孩子嫁人,候选者的外在条件诸如学历人品、经济状况、身高外貌之类固然很重要,但最后的决定因素,却是女孩子的自身感觉,其中的某个候选者的也许资质和条件相比其他人并不占优势,但抓住了女孩子的心,让姑娘感觉到很舒服很安全,最后中选的可能性常常很大。我想,我之于药学院,最终决定报考这里,大抵和这原因差不多吧。于是就有了下一年的九月,我背起自己的行囊,再次来到这座南中国的城市,来到这所号称“华侨最高学府”的大学,来到旧貌换新颜的药学院,开始我新的求学生涯。
再次到来的时候,我已经颇为了解这里了,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小道,熟悉每一栋楼每一处建筑里隐藏着的故事,我向同行的新生们介绍暨大的历史,谈起这里的趣闻。时光荏茬,转眼间我已在这所学校的度过了快两年时间,在实验室里蓦然回首,在一众师弟师妹注视的目光中,发觉自己已然是实验室的大师兄。这让我有些感伤,当年进来的时候只有自己和江晓间两个人,实验室里冷冷清清,什么也没有,最早做实验是从一个烧杯一根玻棒开始的。而转眼间,自己却即将离开这所学校,生活的聚散别离,总在时光的飞转流逝中不经意地发生,让人伤感,让人无奈,也让人感慨:这世界唯一不变的事情也许只有时间的前行。
几年来药学院搬入了新大楼;几年来药学院从医学院分出来的一个药理学硕士点开始,发展到四个硕士点一个博士点;几年来新药研究所慢慢添置了不少新设备,也增添了不少新老师和同学;几年来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04年的10人,到05年的17人,再到06年的31人;几年来学院的科研经费,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科研经费总额全校第二,人均科研经费全校第一。看到药学院的一点点发展壮大,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婴儿孕育成长的过程,似乎看到了它辉煌的未来,看到了暨大复兴的希望。
几年来发生了很多故事,我的学业,我的爱情,我的老师以及我的朋友们,拾起记忆的红叶,映入眼帘的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人。想起了我的导师王玉强教授,这个戴着大眼镜头发半白在美国呆了半辈子的学者型男人,其实实验室里对他的通用称呼是“老王”,作为他在中国的大弟子,他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科学精神,什么叫严谨态度,他所教给我的是值得我一辈子去思考和回味的。想起了研一宿舍的室友何总和鹏哥,想起了何总的那些自行车,想起了鹏哥开的那个公司,想起了大家一起逃课去吃“小肥羊”,想起了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那些
想起了暑假三下乡时的那些快乐时光,想起了小卢,想起了老马,想起了凤姐,想起了去三清山时赖在半山腰旅馆不肯再往上爬的大个杨锋;想起了刘伟,想起了阿莲,想起了丹丹,想起了带队的熊老师和叶老师,想起了离凤海家不远的榕树下饭馆;想起了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