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
1.迫使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下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D.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A.政治基础相同
B.合作方式相同
C.主要任务相同
D.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4.淞沪会战期间,华北日军入侵的目标是
A.山东 B.山西 C.河南 D.江苏
5.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南京陷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6.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太原会战 D.台几庄战役
7.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 B.临沂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忻口战役
8.八路军、新四军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9.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中,被国民党侵占的解放区面积最大的是在
A.陕甘宁 B.晋察冀
C.冀鲁豫 D.晋冀豫
10.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A.总结抗战的经验
B.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C.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D.开避敌后战场
11.日本占领下列城市的先后顺序是
①上海 ②北平 ③天津 ④南京 ⑤武汉 ⑥广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③②①④⑤⑥
12.日本速战速胜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顽强抵抗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D.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13.下面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日军迫于战线过长,无力对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B:中国方面在正面战场连续败退,没有力量很快打败侵略者
C.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D.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1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正面战场
15.抗战相持阶段,英美极力对国民党进行劝降,其目的是
A.变中国为他们共有的殖民地 B.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德国
C.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D.维护其在远东的利益
16.抗战期间,日军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资本积累 B.转嫁危机
C.削弱中国 D.以战养战
17.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定为“统制事业”的是指
A.农业方面 B.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
C.金融方面 D.学校教育方面
18.日军在华北地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封锁包围敌后抗日根据地
B.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
C.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加紧搜刮掠夺中国人民
19.日伪政权在东北沦陷区加大教育比重的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0.抗战期间,江南十多万农民举行暴动,消灭了日
伪军的
A.清乡队 B.筹款队
C.征粮队 D.抢田队
21.抗战以来,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
对内的标志是
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B.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C.制造皖南事变
D.“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的确立
22.将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应是
①蒋介石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②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诱降政策
③日军侵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④蒋介石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