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艾瑞克.埃里克森 (Eric Erikson),1902- 
                                   1994。弗洛伊德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学生。 
                                 •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冲突。个体想要 
                                   成功应对后面发展阶段的冲突,就需要成功解决 
                                   当前阶段的冲突。 
      冲突                年龄                     心理社会任务                    美德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0到12-18月               获得世界是否安全的感受                   希望 
 自主对羞愧和怀疑            12-18月到3岁       获得独立和自主之间的平衡,克服羞愧和怀疑                 意志 
    主动对内疚               3-6岁           尝试新活动时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的 
    勤奋对自卑             6岁-青春期                学习文化知识或感动无能                  胜任力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青春期-成年早期 反复思考“我是谁”,建立自我同一性,否则混乱                       守信 
    亲密对孤独              成年早期           建立对他人的承诺, 反之,孤独、专注自我                 爱 
    繁殖对停滞              成年中期             繁殖和指导下一代,反之,感到停滞                  关怀 
  自我整合对绝望              成年晚期               接纳人生、死亡,否则感到绝望                  智慧 
   最早的社会经验                      依恋关系 
Harlow  (1958)的依恋研究:将刚出生的小猕猴和两个人造“母猴”放在一起。一只金属网做 
的,可提供奶水;一只绒布做的,没有奶水。 
小猴子更愿意和哪只“母猴”待在一起呢?                                     Harlow,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8 
    儿童依恋类型 
• 安全型依恋:母亲离开时忧伤,可能哭闹,母亲回来后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地又自己去玩耍 
• 回避型依恋:母亲离开时显得冷淡,母亲回来时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 矛盾型依恋: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母亲回来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出现生气、抵抗,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 无组织型依恋:对陌生情景反应不一致,矛盾行为。似乎面对压力崩溃了。比如向陌生人而不是母亲寻求支持,母亲回来 
 高兴的迎接,接着掉头离开;或者靠近母亲但眼睛不看她,表现出困惑或害怕。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