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第五章 四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舌诊图片\02203b03.jpg * ..\舌诊图片\b621b01.jpg * ..\舌诊图片\02206b01.jpg * ..\舌诊图片\a2061b03.jpg * \舌诊图片\02306b07.jpg * 小儿、老人的皮肤,豆腐的老嫩 * ..\舌诊图片\02303b03.jpg * ..\舌诊图片\02307b01.jpg * ..\舌诊图片\02204b01.jpg * ..\舌诊图片\02306b02.jpg * ..\舌诊图片\02306b04.jpg * ..\舌诊图片\03201b01.jpg * ..\舌诊图片\03203b02.jpg * ..\舌诊图片\a2062b02.jpg * ..\舌诊图片\03306b02.jpg * .\舌诊图片\03307b01.jpg * ..\舌诊图片\a2043b02.jpg * ..\舌诊图片\a2044b02.jpg * .\舌诊图片\03307b01.jpg * ..\舌诊图片\a2062b02.jpg 软~硬 濡、弦、紧 弦 持脉有道, 为葆 诊脉之道 平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 有胃气:总的说来,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有神之脉的形态是柔和有力。 有根: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 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 脉诊往往不可独参 按 诊 按诊是医生用手触、摸、推、按病人的肌肤、胸腹、手足及其它病变部位,配合望、闻、问诊,并从局部冷热、硬软、疼痛、痞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测知病变的所在和性质的一种诊病方法。 按腧穴 按腧穴,参合脉症对病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转输之处,是内脏病反映于体表的反应点。腧穴的变化主要是出现结节或条索状物,其异常反应主要有压痛或敏感反应。如肺病可在肺俞穴摸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肝病在肝俞和期门穴有压痛。胃病在胃俞和足三里有压痛。肠痈在上巨虚(阑尾穴)有压痛。另外,按压腧穴作试验性治疗从而协助鉴别诊断。如胆道蛔虫腹痛,指压双侧胆俞则疼痛缓解。 尺肤诊法 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 《灵枢·论疾诊尺》 尺肤诊图 外 外 内 内 左手 右手 一个整体 焉能分割 阳光(阳)~~~雨露(阴) 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 谢谢 * * * * * * * * * *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 黧黑:黑里带黄的颜色。 * 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 * 从色、质、量三方面观察。 * 1、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 * 淡白舌 主虚证、主寒证 红舌 主热证 绛舌 主邪热炽盛、主瘀 青舌 主阴寒,瘀血 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 * ..\舌诊图片\02203b01.jpg * .\舌诊图片\02203b05.jpg 問便(二) 小便_肺脾腎膀胱 形式_ 短少_腎虛、氣化不足 短赤頻_溼熱 餘瀝_氣虛 色 質_濁清 量_平均每日1440 時間_次數 七、问小儿及妇女 1. 问小儿 内容:出生前后 预防接种 传染病史 2. 问妇女 ⑴月经:先期 后期 闭经 无定期 过多过少 ⑵带下:色 量 质 气味 婦女尤必問經期 問婦女史 月經_初經、停經、經期、形色質量味、伴見 帶下_時間、形色質量味、伴見 胎產_懷孕、生產、流產、活產、初產年齡、末產年齡、產程經過 避孕史_方法、時間 再添片語告兒科 問兒科 基本資料_胎次、產次、足月、出生重量、出生狀況、餵養狀況 生長發育_ 頭圍囪門(2-4M、12-18M) 第 四 节 切 诊 切诊 切 包括脉诊和按诊 1. 脉诊 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   切脉以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脉诊是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力加以体验识别的,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脉 诊 原 理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 1.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 (《灵枢·逆顺》) 方法: 病人安静,平臂、仰掌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