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识别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腕带识别制度 一、在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前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 二、对所有住院患者均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特别对于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当将“腕带”作为患者识别的重要标识,如对无陪患者、昏迷神志不清患者、危重患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以及手术室、急诊抢救室、产房、新生儿、ICU、留观室等科室使用“腕带”做为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别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严格按照腕带标识项目进行查对。对同一个病区多名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执行“身份标识的方法与核对流程”,即①在床尾挂标志牌;②内写“救助”;③在识别腕带上填写无名、性别、入院时间。 三、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不得仅以床号做为识别患者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前查对“腕带”识别标识,必须同时使用床号、姓名对患者进行识别,确认无误后才能实施操作。 四、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局部血运良好。 五、对于病情变化的危重患者,及时准确佩戴“腕带”标识。 六、“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有损坏,及时更换。患者出院时摘除“腕带”。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