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语文古文文学常识的总结七年级的教师版.docVIP

中考的语文古文文学常识的总结七年级的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序号  课文  出处 作者简介 1 2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  《世说新语笺疏》。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题目编者加 《世说新语笺疏》。本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题目编者加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咏 雪 陈 丘 友 七 年 级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一部书,共 20篇。与《大 3 《论语》十二章 《论语》译注 学》《中庸》《孟子》合 称“四书”。孔子,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 陬邑人。 上  4 5  《虽有佳肴》 《河中石兽》  节选自《礼记 ˙学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虽 虽有 寺 讲 为 老 天 6 7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 节选自《韩非 著作收在《韩非子》中。 子˙说难》 智,意动用法 节选自《淮南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子˙人间南子 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 》 编著。  暮 马 其 其 父 序号 课文  出处 作者简介 8 《伤仲永》 9 《木兰诗》 七 10 《孙权劝学》 年 级 下 11 《口技》 12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 13 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 选自《资治通鉴》 节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选自《淮南子集释》《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炎帝的后裔。《山海经 ˙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幼 少 青 作 代 十年 凯 比喻 孙 吕 鲁 表 表 表 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 选自《聊斋志 川人,清代文学家。原文 14 《狼》 异》 共三则,课文选的是第二 则。 课文主要内容(结构图) 中心思想(中心句)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咏 赞赏谢 雪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道韫的 聪明才 补述“兄女”身份 智  表现谢道韫的的才华和聪 明才智。透露出家庭生活 的雅趣和文化传承。 陈太 丘与 友期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对话内 客人:无信无礼 容 元方:据理反驳  讲述七岁陈元方的故事, 表现出他明白事理落落大 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事要 诚信,为人要方正。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聪慧明理个性率真 学习态度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 理,启迪我们:学习要有 道德修养 人不知则不愠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为人处世之道 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 《论语》十二章 为人谋而不忠乎 理想远大。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 学知不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教知困  教学相 长  以佳肴弗食作比,引入弗学不知其 善,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说明,归 结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寺僧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讲学家 求之地中 渐沉渐深耳 为确论(无) 老河兵 当求之于上流 遂反溯流逆上 果得  通过三种方法及结论,说明天下事物虽 众服 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不可拘泥于一般道理主观臆断。 实践出真知启发:遇事多想,分析各种因素,不要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子:不筑,必将有 天雨墙坏 其邻人之父亦云 甚智其子 暮而果大亡其财 疑邻人之父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跟听言者的关系;对人不能持偏见。  持相同看法的人因身份不 同而遭到不同对待的道理 。 马无故亡而入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堕而折其髀父子相保  祸 福祸在一定 福 条件下是可 祸 以相互转化 福 的  虽然有时会收到损失,但也可能因 此而得到好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变成好事,即好与坏、祸与福 、得与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 课文主要内容(结构图) 中心思想(中心句) 幼年才能初露非凡 扬 不使学 少年不能称前时之 对比 青年泯然众人 才能衰 抑 作者议论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