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众文化对前苏联青少年的腐蚀及警示.docxVIP

西方大众文化对前苏联青少年的腐蚀及警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大众文化对前苏联青少年的腐蚀及警示 (一)对政治不感兴趣,缺乏远大理想。一些宵年人感到政治抽象空 洞,早已失去了保 尔?柯察金时代那种革命热情和理想。他们认为,“理想毕竟 是理想。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宁 愿手中能拿到一只山雀,要比向往天上的一只仙 鹤来得实惠些。”所以一些年轻人讨厌政治,对集体事业也漠不关心,而热衷于 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窝。这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由于思想空虚,失去政治信仰, 不少宵年人经常到教堂寻找精神寄托和安慰。据苏联学 者近两年在一些地区进 行调查表明,在20岁以下的年宵人中,有70外右是信教的,在21至30岁之间有 10^?信教的13。有些宗教团体几乎一半是新增加的年轻人 14。由于悲观厌世, 有 钓宵少年整日蓬头垢面,蓄胡留发,隐居深山老林,成了“嘻皮士” ;还有极少 数人浑浑噩噩,萎靡不振,靠吸食麻醉剂来打发日子。 (二) 追求名利,轻视体力劳动。宵年中,追名逐利,追求体面的社会地位, 轻视体力 劳动,竭力摆脱体力劳动,已成为普遍的趋势。其表现是:千方白计要求 升学,特别是上大 学。大学毕业后,不少人乂不服从分配,宁愿用非所学,也不去 艰苦的地方工作。免强服从 分配者,情绪低落,或持临时观点敷衍塞责地对待劳 动,或频繁不断地调换工作单位;农村 宵年大量外流;城市宵年不愿当工人;普遍 讨厌低技能的体力劳动。1975年,有人对基辅市 中学生进行一次民意测验,让他 们给所指定的42种职业分别评分。结果,得分最高的是“科 学家”(79分),得 分最少的是“街头售货员” (一52分)。二者竟相差一白多分! (三) 贪图享受,“消费主义”思想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 时髦,追求物质享 受的趋势也在苏联整个社会中有所发展,这在宵年中尤为明显。 他们向往西方高度的物质消费 生活,模仿西方人的衣着和行为举止,以拥有小汽 车。别墅、外国时髦服装、家具、“名牌货” 为生活理想。苏联《共产党人》 杂志主编柯索拉波夫承认,在过去年代,“人是自豪的字眼”,而现在代替它的 是“小汽车的拥有者” 。1982年4月,当时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阿寻耶 夫 在阿塞拜疆共宵团三十一大上说,“拜物病”对学校的渗透以及个人主义的种种 表现,使苏 联当局感到不安。一些普通学校的高年级学生都喜欢穿高档服装 ,佩 戴金饰物。他们以拥有 高档物品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威望。苏联《社会 主义工业报》说,有一种令人不安的 倾向:有些年轻人认为凡是进口货都是“有 名气的”,他们对自己同伴评价的标准是穿什么样 的美制牛仔裤和戴什么样的 手表。…… (四)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现象严重。首先是,宵少年酗洒成风。据苏联一 家刊物披露,1925年,18岁以下的酗洒者占%,到1980年,18岁以下的宵少年中 酗洒者已高达90- 95%1土目前,全苏嗜洒成癖者1100万人,其中宵少年占 40% 再者是,两性关系混乱,离婚率高。据一次典型民意测验,80 — 90%勺宵年 男女公开主 张婚前发生两性关系。因此,女宵年婚前怀孕现象相当普遍。每年有 40万私生子出生,占新 生儿的10%年宵夫妇关系越来越不稳定,? 1960年,全 苏结婚与离婚的数字比例为10:1而目前则为10:,即每年离婚数字已达结婚数 字的1/3。里加、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 市,离婚率则为45-50%俄罗斯联 邦的马加丹州甚至高达%此外,目前,全苏1/3的家庭处于破裂离婚状态。 其次是,受西方的影响所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特别是自七十年代中期 起,苏联同西 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1971至1975年,到苏联的外国旅游 者为1500万人,1976年至1980年增加到2500万人,其中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 占40%他们带来大批西方宣传品,向苏联公民进行“资产阶级宣传”。西方的 电视广播宣传对苏联也无孔不入。 据统计,1981年,主要西 方电台每周以俄语集 中对苏联广播的时间是:自由广播电台,d69小时,美国之音,小时;英国广播公 司,小时。苏联人在一昼夜收听各主要西方电台节目的情况是 :美国之音,900万 人;英国广播公司、自由广播电台,各400万人19。其听众主要是宵少年。团中 央第一书记帕斯图霍夫1982年在共宵团十九大上承认“一部分宵年不加批判地 收听敌台广播”。这对他们影响极大: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崇拜西方的音乐、舞 蹈和艺术;向往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对列宁格勒两千名宵年进行调查的 结果表明:把“出国访问”作为“人生目标”的占 % 一些达不到目的的人,只好 模仿,于是逐渐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据苏联官方调查材料,28%的犯罪宵少年 “都竭力模仿西方人的行为举动和服饰”

文档评论(0)

suxiaoj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