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体感知 2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 ? 作者是怎样看的? 1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 2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 的教育。 31 本文语言非常精练, 作者将丰富的表现力赋 予了每一个句子、每一 个词甚至每一个字,找 出相应的例子来。 32 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 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 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 他命运的家庭背景。又 是对 “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 必要铺垫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 33 写乡人,邑人和父亲的表 现的作用是什么? ? 从侧面写出了方仲永天资非 凡,才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 埋下方仲永才能衰退的隐患 34 “不使学”的作用有哪些? ? 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 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 化的关键。 35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 先扬后抑。 ? 文章先抑后扬,先铺写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 后写他变得与普通人无异,前后互为反衬, 对比鲜明,显示出放纵用才能的落差之大, 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 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文章采用 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 “受于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6 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 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仅一 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 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不使学 ”: 37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 有详有略,(在文中找到相应例 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 、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 闻 ”的形 式。 3 、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 闻 ”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2 、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 见 ”的形式。 38 1 、课文 详 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 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 他才能衰退。 2 、后两个阶段 略 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 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 主题。 39 第二部分:( 第 3 自然段)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 层意思 40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 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41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血汗。 爱迪生 1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 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 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 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 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 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 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 《伤仲永》里的主 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2 王安石 3 本文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 王安石 ( 1021-1086 ),字介甫,号 半山,江西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 。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 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 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后来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 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 《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 唐 宋八大家之一 。 4 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柳宗元 宋: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 本文采用 随笔 的形式而写 5 随笔 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 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 意境隽永。 6 7 8 翻译时注意事项: ( 1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按文言 文的词序,句式,一字一句地对照着翻译。) ( 2 )凡是人名、官名、地名、朝代、年号等 专用名词,只须照搬,不必去翻译。) ( 3 )把省略的内容 补 译出来,使句子贯通。 ( 4 )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 调 整语序。 9 读 准 字 音 矣 ( ) 泯 ( ) 称 ( ) 隶 ( ) 扳 ( ) 谒 ( ) 邑 ( )卒 ( ) 焉 ( ) 耶 ( ) yǐ mǐn chè n lì pān yè yān zú yì yé 10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 哀伤,痛 惜 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 这样的人才, 泯然众人 的哀伤, 惋惜之情。 11 w é i y ì pān y è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