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的下册重点古诗赏析及文言文阅读.docxVIP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的下册重点古诗赏析及文言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赏析及文言文阅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 “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 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2)“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离愁”应怎样理解 这里的“离愁”不是离家怀念亲人的凄苦之情,而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3)本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这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寄托了诗人为培育人才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5)诗人常托物言志。如龚自珍以“落红”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两句具有这一特点的诗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6 )这首诗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7)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 8)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离愁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 诗人的 继续忠心报国 志愿(或“志向”)。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读并完成题目。①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的特点。巍峨(高大) ②“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之情。奇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只有不怕困难,敢攀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①造化钟 神秀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说明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了 . 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②阴阳割 昏晓 像一把利剑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两部分, 用字极富神韵,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 . 峭的特点。 3)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山上云雾缭绕,诗人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诗人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这大自然的美景。 ( 5)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远 而 近 ,时间是从 朝 至 暮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怎样理解  ,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