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政治哲学中的臣道思想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荀子政治哲学中的臣道思想研究 摘要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这一 时期礼崩乐坏,战争频仍,政治混乱,等级失序,相较于孔子所说的 那个“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苟子秉持儒家的 人治传统,认为圣君贤相的政治领导集体是社会易乱为治的重要保证。 但是在血缘宗法继承王位的时代,血缘纽带成为王位继承的主要依据, 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君主大多不是理想圣君,于是,苟子只能将匡扶乱 世的希望放在儒臣身上,以王者师的身份存亡继绝。 荀子有感于当时社会上臣道思想的混乱和儒家臣道思想隐而不 彰,对之前的臣道思想进行了批评。如批评法家唯君是从,功利主义 色彩浓厚,臣道缺乏价值取向,但是又好像言之有理,足以混淆视听。 又如苟子批评孟子对儒家之道充满理想性的追求,使得道统和政统之 间关系紧张,导致儒士很难入朝为臣。此外,苟子还批判吸收了其他 学派关于臣道思想的合理之处,尤其表现在对于《管子》“势思想 的吸收。 在苟子的臣道思想当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道”。苟子所言之道 不是法家之道,也不是墨家之道,而是儒家之道。荀子之道含有政治 秩序之道和仁义理想之道两个层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统一于荀子臣道思想当中。不管是处理“臣”与“君”、“臣”与“民”, 还是“臣”与“道’’的关系,荀子都是以“道为本,尤其是当“君 与“道”发生矛盾时,荀子选择“从道不从君”,这是苟子对于儒道 的坚守。荀子的“持宠处位,终生不厌之术”,也丰富了为臣之道的 智慧与技巧,体现了荀子臣道思想的实践精神。 苟子对于儒家臣道思想的建构,在西汉得到了一定的体现,西汉 社会出现了一大批儒臣、循吏,从思想上是对荀子臣道理想的继承。 不过,在西汉社会中,儒术盖住了儒道的风头,儒术成为做官的手段, 而儒道渐渐被遗弃,也可以从苟子的臣道思想中寻出端倪。所以,苟 子臣道思想的历史影响呈现功与过两种形态。 关键词:荀子;政治哲学;臣道;从道不从君 the ofOfficialTao The on Study theory inXunzi,sPolitical Philosophy Abstract name andziis alsocalledSun Xunziwhose isKuang qing,is Qing. of wasfacedwith rites attheend States,Xunzi collapsed Living Warring disordered and and disappearedmusic,continualwars,chaoticpolitics thanthe whenConfucius the wasworse rank,whensociety society describedas“AmonarchiSnotamonarch.aministeriSnotaminister. that XunziadheredtoConfucian wise man—rulingtradition,thinking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