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画像的初步的欣赏水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肖像绘画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走进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中《美术与自我、社会》这个章节中的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是美术家的自我认知以及和社会的关系。肖像绘画属于一个比较成熟的绘画类别,很多艺术家也善于通过肖像绘画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观点,而自画像更是类属于肖像绘画的一种艺术家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之一。自画像表现形式多样,本课就画家创作意图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自我定位与自我认同;场景中的自我;浓缩的人生。这些自画像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向观众透露出了画家的自我意识和人生经历,就像一扇久闭的大门突然向我们缓缓的开启,等待着我们去感受、了解和共鸣。
(二)、教学重点:
1. 画家实行自画像创作的真正意图及意义;
2. 通过对自画像欣赏的学习教育学生看待问题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三)、教学难点:
1.艺术家身份地位,及艺术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2. 自画像如何成为作者内心的一种独白。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平时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不是很多。但是通过我上课的观察,发现他们对艺术鉴赏的兴趣是很浓厚的。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水平和判断水平。但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有些理论上的内容不容易理解,所以,必须借助大量相关的图片实行对比欣赏,才能更好的理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大胆想像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体会美术作品的美术语言与形式特征。从学生对美术家工作和生活的想像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理解。适当使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动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教具: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学具:课本、作业纸、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喜欢给自己拍照。
老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说说看:你给自己拍照片主要是为了什么?
学生: 欣赏……
老师: 现代社会我们能够通过数码设备来留住自己的影像?那么在人类还没有掌握这些技术的时候通过什么留住瞬间呢?
学生: 能够像“蒙娜丽纱”一样请画家画像(肖像画)。
老师: 我们能够说画家通过作品记录着别人的“喜、怒、哀、乐”,展示着别人的人生,那么他们自己的人生又通过什么传达给自己或观众呢?
学生: 他们能够画“自画像”。
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新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二)、讲授新课
教师:只有现代人具有表现意愿吗?
学生:自我表现之心,自古人皆有之。
教师:请大家欣赏公元前15000年法国拉斯科岩画及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壁画, 我们能够看到远古的祖先们就已经具有作为画家的自我表现本能了。
仔细观察这两件美术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有没有艺术家留下的痕迹?
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岩壁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窟艺术,这幅描绘原始人狩猎活动的岩画距今已有2万7千多年历史,在上面留下有“艺术家”自己的手印,以此来表明此记录与自己相关;埃及壁画上画家用画面把自己的工作场景记录下来,以肯定自己的劳动价值及自己的存有意义。这两种自我表现就相当于现代画家在自己作品上:“落款、署名”。
1、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美术家的自画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与他们“面对面”对话的机会。下面请大家对比欣赏一组东西方画家的自画,我们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自画像里的美术家。
欣赏组图:
丢勒、普桑、金农的自画像
请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从画面上看你觉得这三幅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在生活中可能是什么身份?
丢勒——神的化身
普桑——绅士、文学家
金农——性格奇僻古怪的“隐士”
、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说说画家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传统中,职业画家或雕塑家并不具有极大的社会地位,从社会的角度看,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别人服务、换取报酬以养活自己的人。所以艺术家往往不愿意把自己仅仅看做一个工匠,而是负有某种文化使命的人。我们能够看到这三位画家的自画像都没有用作画的工具来暗示自己的画家身份。相反,丢勒把自己画得像基督,普桑把自己画得像一位绅士或文学家,而金农则把自己画成了一位性格奇僻古怪的“隐士”。
小结:自画像这种形式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艺术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指南.pptx
- ICU获得性衰弱课件.pptx VIP
- 15.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仪器仪表台班费用定额(2025).pdf VIP
- BS EN 12350-1-2019 Testing fresh concrete Part 1:Sampling and common apparatus 新拌混凝土试验第1部分: 取样和常用仪器.pdf
- PSL-621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V120.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从分数到分式》.pptx VIP
- 圆柱圆锥的认识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18.1.1 从分数到分式.pptx VIP
- 永恒传说图文攻略.docx VIP
- 初级社工实务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