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教案+教材分析+补充材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秉笔直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能力;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2、通过学习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3、感受太史秉笔直书的优秀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2、理解太史说的话。 三、教学流程: (一) 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秉笔直书 2、齐读课题,解题: “秉”拿着、握着; “书”书写。 3、质疑: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文,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析词。 2、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你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课文哪一段交代了史实? 2、默读课文,思考:崔杼为什么要杀掉太史?太史在临死前都说了什么?细读 课文,用波浪线勾出太史说的话。 3、汇报交流,以读促思: ( 1)“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 ” 分析讨论:这是什么句?改为陈述句怎么说? 指导朗读:读出断然拒绝的坚定口气。 ( 2)“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 ” 讨论: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太史宁死不屈,刚正不阿的品质。 (3)“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 杀了吗? ” 讨论:太史仲用怎样的神情说的? (面不改色、冷笑)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轻蔑、坚定) (4)“我当然爱惜生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 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要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 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 ” 畅谈体会,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是哪句话触动了崔杼,让他作罢? 质疑:下文哪句话证实了 “还有要写的人 ”? 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串讲板书,引导归纳。 3、学了这篇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不怕死的太史》的故事。 2、写摘录笔记。 四、 板书设计: 附: 秉笔直书 中国历史上, 皇帝的权力一向至高无上, 但有一种官员每天跟随在皇帝身边, 随 时记录皇帝的言行与得失, 皇帝却不能随便阅读这些记录的内容。 这种官员就是 史官。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 制度和传统。 史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记录和编撰历史。 为了完成一部伟大的史学 著作,有时史官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但他们不屈不挠、秉笔直书,为后世留 下了一笔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据《春秋 ?襄公二十五 年》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抒与齐庄公为争夺美女 发生矛盾。崔抒借机杀死齐庄公,自己做了国相。对此,齐国太史记道: “崔抒 弑其君 ”。崔抒不愿意留下弑君的恶名,下令把太史杀了。太史的弟弟接任太史, 仍然写道 “崔抒弑其君 ”,又被杀了。太史的二弟继任, 还是这样写 “崔抒弑其君 ”, 又遭杀戮。太史的三弟继续担任太史, 仍旧这样写: “崔抒弑其君 ”。崔抒颤栗了, 他想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 只好作罢。 齐国另一位史官南史氏, 听说接连有三 位太史因实录国事被杀,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便带上写有 “崔抒弑其君 ” 的竹简向宫廷走去。 中途得知第四位太史照实记录没有被杀, 就回去了。 齐南史 的不畏强暴,秉笔直书,几千年来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官的典范。 与这几位正直的史官相比,西汉的司马迁毫不逊色,他不但秉承了 “秉笔直书 ” 的实录传统,而且忍辱负重, 发愤著书,为后世留下一部辉煌而浩大的历史著作, 不愧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出生在西汉一个史官世家。 父亲司马谈在京城长安担任太史令, 他是一位 学问渊博、目光远大的史官, 立志要编写一部宏伟的历史巨著。 在父亲的熏陶下, 司马迁从小就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10 岁开始跟随两位博学的高师孔安国和 董仲舒学习古代典籍。 20 岁时,司马迁从京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 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他考察历史遗迹,采集传说故事,凭吊古代先贤。在 会稽(今浙江绍兴),他探访大禹的遗址;在沅、湘水滨,他凭吊诗人屈原;在 鲁国,他拜谒孔子的庙堂 ??通过这次漫游, 司马迁掌握了编写史书的大量第一 手资料。 司马迁 35岁的时候,父亲在洛阳一病不起, 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 哭着说:“我 们的先辈是周朝的史官, 已成累世家学。 后来咱们家一度衰落。 你如果能再做太 史令,那就可以完成编订史书的大业 ??”司马迁泪流满面,低着头对父亲说: “儿 虽然不成材,但一定能继承先辈的事业。 ”不久,司马谈就去世了。 三年后,司马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