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答案培训资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阅读鉴赏第二单元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技能目标: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的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学习知人论 世的方法分析作品,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词人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品味诗词语言。 明确词中感情,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教学难点】 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2.体会词人感情,并感受其形象。 【学习课时】三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一、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爱国者、军 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 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 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 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为 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后人评价 ?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刻在铅山 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 “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铁板铜琶“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 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 话:“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 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 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即念奴娇?赤 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 篇载: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 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 ,“悲 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 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 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 (辛弃疾词《贺 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二、 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 13年。辛弃疾 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 精品文档 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 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 35 岁。这 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 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 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 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 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面对着大好江山, 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 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亭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 : “赏心亭在(城西) 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开禧元年( 1205),作者时年 66岁。这之前,辛弃疾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 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 1203)又被朝廷召人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 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侘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 辛弃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镇江任职的。 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 可以积极备战练兵, 积 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侘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 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 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 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 补充: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用典,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