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宋汴梁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新秩序——北宋汴梁 一、 …………………………城市概况 二、 …………………………城市详况 三、 …………………………总结 汇报目录 Content 一 、城市概况 1 、城市选址 2 、城市布局 北宋汴梁亦称 东京 ,是本次要讨论的城市。 我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不仅考虑 自然地理 形势,还要考虑 政治地理 形势。 (一)水陆交通和漕运的优势 汴梁位于 黄河冲积大平原 的西部边缘, 土质松软,水源丰富 。黄河、汴 河、蔡河、广济河纵横其间,开封正处其 中心 。交通便利,通过汴河等,可 以解决京城的物资供应问题。因而,“ 汴河 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经 济发展得以保障。 (二)地理位置与政治上的优势 汴梁地处黄河南岸平原的 舒缓地带 ,也是自古有名的 四战之地 。取攻防 要枢,无论南下还是北上,进退自由的汴梁都显得 利兵利战 。开封经梁、晋、 汉、周建都之后,初步形成了全国的 政治中心 ,且对待北方的少数民族问题, 就有中原王朝对 首都在政治安全上 的考虑。 (三)安定政策与民心上的优势 汴梁自魏至后周,所谓王气所在,历史证明是一个可以建都的地方。后 周旧臣,他们在汴梁 安居多年 ,置下了产业,早已 过惯了 汴梁的安逸生活。 定都汴梁符合多数大臣的 心愿 ,甚至可以说是 顺应民心。 一、城市概况 1 、城市选址 一、城市概况 2 、城市布局 影响城市布局的因素分为 象天设都、堪舆学(风水) 、历史因素、地理因素 的因素。 1 )象天设都 周邦彦在《汁都赋》中更明确地称宋东京城 , 乃 “ 天河群神之网 , 紫微太一之宫 , 拟法象于弯昊 ”。 2 )堪舆学(风水) 东京城为什么是偏的? 勘舆(风水)对北宋东京城布局的影响 , 首先表现在外城的形状上。宋外 城城墙 , 始筑于五代后周时期 , 后经北宋的扩建 , 周长达五十里一百六十步。据 实测 , 宋外城墙并非南北向 , 而是 北偏西约 8 度 。这种“不规则形” , 往往被论者 认为是受管子所主张“城郭不必中规矩 , 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城建思想影响 的结果。事实上 , 这应是 “人盘”定位的产物。 勘舆家使用的罗盘 , 最初是以 地磁南北极为准 , 到了江西派鼻祖晚唐人杨箔松时 , 他考虑到了 地磁子午线与 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 于是在罗盘上加上一层方位圈 , 此时的磁偏角为 北偏 东 .75 度 , 这一方位圈即称为 “人盘” 。这也体现了《周礼》所说的“惟王建 国 , 辨正方位”的思想。由于偏角的出现 , 故整个宋外城呈近菱形 , 遂有 “卧牛 城” 之说。 一、城市概况 2 、城市布局 3 )历史因素 后周世宗柴荣对其 扩建、改造 ,奠定了北宋东京的 城池框架 。 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 梁思成 先生对周世宗改造开封城 , 从 城市设计 的角 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 他说 : “显德二年增修汴城两诏 , 富于 市政设计 观念 , 极堪注 重。 …… 城市设计 , 后周世宗之筑大梁 , 实为帝王建都之具有 远大眼光者 。 其 所注意之点 , 如 泥泞之患、火烛之忧、易生疫疾、寒温之苦 , 皆 近代都市设计 之 主要问题 , 其街有 定阔 , 两边五步内种树掘井 , 修盖凉棚 , 皆为近代之方法”。 4 )地理因素 北宋东京城 , 处于 中原腹地 , 交通发达 , 为所谓“八荒争 凑 , 万国咸通”之地。 在水路方面 , 有 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四河贯城 , 是全国各地贡赋槽运东京的通道 , 为东京的 生命线 。 但其在军事防御方面处于 劣势 ,属于典型的四战之 地北宋王朝对东京精心构筑了“ 前有坚城 , 后有重兵 ”的 防御体系。城内外军营众多 , 构成了北宋东京城布局上的 一个 显著 特点。 二 、城市详况 1 、城市结构 2 、水系 3 、街道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