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墨子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墨子”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墨子
【生卒】:约前475—前395【介绍】: 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姓墨名翟,鲁国人。
曾作过宋国的大夫,在宋国活动时间较长。
墨翟本人曾是一个个体劳动生产者,做过工匠,故有时自称“贱人”,有时自比为“宾萌”(农村依附的农民)。
他是由工匠上升为知识分子的“士”,并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一生为实现其政治主张曾奔波于各诸侯国,受到楚、越等国的礼遇。
楚王拟赠土地五百里,但为其所拒绝。
关于墨子的思想渊源,据《淮南子·要略训》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贪民。
(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说明墨子曾习儒学,但由于对儒学的繁琐礼仪、厚葬久丧等思想观点的不满,转而另辟蹊径,创立了与儒学相对的墨家学派。
墨子是一位有开拓精神的文化巨匠,他反对儒家“述而不作”、“君子必古言古服”、“尊卑有序”“亲亲有等”的文化保守主义,企图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改变社会、改造人生,是中国文化史中唯一具有苦行色彩的一个学派,故《庄子·天下篇》称其多以裘褐为衣,以跂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不足为墨”。
墨翟本人博通当时历史文化的典籍,他的弟子接受他的教育后,不但组成了一个思想统一的学派,而且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的社团,参与当时各国的政治活动,严格遵守墨子的思想原则。
社团的每个成员都能为实现其主张而“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是当时唯一可以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因而与儒家齐名,时称“儒墨显学”。
现存《墨子》一书,其主要部分是墨翟本人的思想和活动的可靠记载,是由墨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
在人学思想方面,墨子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爱无差等”的“兼爱”说和建基于兼爱基础上的“贵义”论。
并且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功利主义原则,并以此评论人类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
此外,他还明确提出“强从事”的思想,主张充分发挥人事的作用。
在天人关系上,坚信人的力量,而否认有天命的存在,认为有命论或命定论是“凶言所自生,而暴人之道
也”。
在人性论方面,提出“所染”说,否认善恶与生俱来,强调后天习染对人性形成的作用。
墨子主张兼爱、非命,但同时又主张天志明鬼。
认为天鬼有意志,能赏善罚恶。
尽管天鬼在墨子眼中只是强迫人类从事道德生活的工具,但仍是他的思想体系中不可克服的矛盾,也是他的人学思想中的糟粕。
(1)论兼爱 “兼爱”不仅是墨子的伦理思想,同时也是他的人学思想的核心与前提,他把兼爱看成“仁者”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念。
墨子的“兼爱”,首先强调爱人犹爱己。
他说:“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里的“兼爱”,就是把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的同等对待,同等爱护。
其次,墨子主张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相亲相爱,以“兼相爱”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他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这里墨子把“兼爱”作为消除强劫弱,众暴寡,富侮
贫,贵傲贱的手段,含有反对等级歧视的意义。
因为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实际上出于等级的压迫。
“兼爱”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道德,不仅反对等级歧视,而且反对大国侵略小国,强国压迫弱国。
《墨子·非攻》是其兼爱说的具体应用。
他说:“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为民获敛。
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认为侵略战争,“贼灭天下之万民”,同样违背了兼爱的道德。
再次,墨子强调“爱无差等”的思想。
《墨子·兼爱下》载曰:“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与?以说观之,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
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贼)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这段话以孝做例子论述了“爱无差等”的思想。
墨子认为,必须先爱别人的父母,然后别人方爱自己的父母。
爱别人的父母,是使自己的父母得到保护的前提。
所以作为一个孝子,爱别人的父母同爱自己的父母,不应有所分别。
墨子讲的这种孝道,同儒家孝道是有区别的。
孔孟主张爱有差等,即爱别人的父母同爱自己的父母要有先后亲疏的区别,而墨子则不赞成这种区别。
墨子作为当时社会下层的代表,谴责了奴隶制的等级压迫和歧视,其“兼相爱”的道德观念,反映了刚刚从奴隶制的束缚下解脱出来的小生产者要求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