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秦汉人学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秦汉人学”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秦汉人学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至公元221年前后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一历史时期的人学思想可称为秦汉人学。
因此“秦汉人学”的称谓非指一个特定的学派或学术形态,而只是一个断代的统称。
秦汉时期的人学思想是中国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学思想的大发展时期。
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的统一的大帝国,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封建社会阶段。
秦统一中国的时间不到十六年,但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统一与发展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继它而起的汉王朝即是在秦统一的基础上,以其浑厚雄壮的气魄和阔大深远的胸怀,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契机,奠定了中国文化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方向。
与整个思想学术的发展相一致,秦汉人学与先秦人学相比,是一个由“百家”向“一家”的转变时期,或者说是一个思想学术的融汇综合时期。
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秦汉人学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倾向。
从秦到西汉前期,儒家人学与道家人学并驾齐驱,自然主义的人文观与道德主义的人文观在《吕氏春秋》、《淮南子》、贾谊、陆贾等人的着作中得到充分表现。
他们一方面强调“天生人,人法天”;同时又主张“天地生人,礼义为性”。
初步表现为秦汉之际儒道综合的倾向。
在天人关系方面,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也基本上吸收了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同时杂糅了阴阳五行家的阴阳观念,用以说明天人关系。
如《吕氏春秋》认为,天成阴阳,阴阳化而生人,因此人的所有特性均受之于天,而不是人自己创造的,由此强调“法天”、“因天”。
无疑,这些思想都来自道家。
继《吕氏春秋》的《淮南子》,在天人关系方面及对人性的看法上,也基本上采取了儒道综合的立场,提出“法天顺情”的天人论和“心反其初而性善”的人性论。
总之,秦汉之际的人学思想,作为秦汉人学的第一阶段,主要与当时社会政治相联系,尤其是秦末出现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及秦王朝的土崩瓦解,对此一时期人学思想的发展影响甚巨。
除上述天人关系和人性理论外,还表现为“无为无不
为”的政治论,“与民休息”、“因民之欲”的民本思想以及“行德爱人”的道德论等等。
这些人学思想的提出,既不同于先秦道家,也不同于先秦儒家,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先秦儒道两家的第一次小综合,为整个汉代人学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西汉中期以后,由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汉中期的人学思想带有鲜明的儒家特色,从形式上看,黄老之学被董仲舒的新儒学所取代。
但从内容上看,汉代中期的人学思想,乃是披着宗教神学的外衣,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以往人学思想的全面吸收。
从此,被改造了的儒家人学确立了自己在中国人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标志儒家思想完成了对先秦各家思想的融合和改造,从而使各家思想都以儒学的名义存在和发展,为中国人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人学思想,随着汉代中期以后的今古文之争,遂出现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和以王充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
这两派都以儒家为旗帜,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儒、道两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董仲舒以儒家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学说,创立了后世称之为“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董氏提出“人副天数”的天人一体说,认为“天”能对人事作出反应,并通过灾异或祥瑞表示“天”的意愿,因
此,人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君主更要对国家和臣民负责。
董氏指出“意志天”的权威,目的在于通过“天”来完善“人”,通过自然来促进人事。
其人学的归宿在人而不在天,但由于他采取了神秘主义的方式,反而形成了对人的实际作为的压抑,为中国人学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中国人学史上的神秘主义天人感应论、福善祸淫的天道观、生死富贵的天命论以及休符祥瑞的风水迷信等思想,均可从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中找到根源。
董仲舒之后的《白虎通义》、《盐铁论》等着作基本上都遵从董学的传统,把中国人学引向一种神秘主义。
在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理论框架中,人被说成是天的副本,这一思想被推向极端后,便直接引发出它自身的对立面,这即是恒谭、王充的人学理论。
恒谭是一位无神论者,他明确反对天人感应论,认为灾异变怪,虽天下常有,但并非由人事而起,天道的运行、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并不干扰人事,因此人事的兴衰只能由人自身决定。
王充则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荀学的传统,并吸收了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认为人非天的副本,人乃受气而生,失气而死,天非故生人。
王充以“气”解释人的生死,排除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恢复了先秦儒家对人的清醒认识,从而为中国人学的健康发展铺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侵犯著作权案谅解书.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技术.ppt VIP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培训.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应用与辅助技术.pptx VIP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第2讲—声现象(解析版).pdf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英语含答案.pdf
- 让是VS不是美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国网甘肃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doc VIP
- 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