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阮籍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阮籍”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阮籍
【生卒】:210—263【介绍】: 魏晋之际思想家,文学家。
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曾任从事中郎、东平相、步兵校尉等职,故世称“阮步兵”。
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
史称阮籍“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与嵇康、向秀等人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蔑视礼法,行为不拘礼节。
曾言“礼岂为我辈所设”,故为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善诗,有《咏怀》82首,表现其嗟生忧时,苦闷徬徨的心情。
阮籍的人学思想建立在万物皆以自然为本的世界观基础上。
他认为,“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所以要“循自然,性天地,反对借名教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他根据“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的思想,设计出一种乌托邦式的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他提出“任性无执”的人生修养论,坚持“不以人物为事”的处世态度:他还描绘出“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志得欲从”,“逍遥浮世”的人生理想。
阮籍的学说具有浓重的庄子学说的色彩。
但是,阮籍的人学思想与庄子不同,他的人学思想是魏晋交替之际社会现实和思潮的扭曲反映,包含许多积极的、入世的因素。
其人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中。
(1)循自然而性天地 阮籍以其特殊的方式回答了古老的人天关系命题。
他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大地。
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
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
一切事物都在天地之内,而万物一体也就是天地自然。
自然界事物虽千差万别,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一气之盛衰”。
所以“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
阮籍认为,儒家名教与庄子思想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主张“异”,一个主张”同”。
他谴责儒家名教强调万物分别、人有等级“为坏道之谈”,“为毁德之端”。
这好像耳目各有其嗜,但都是为了同一形体,并不是要“绝手足,裂肢体”。
“然后世之好异者,不顾其本,各言我而已矣,何待于彼?残生害性,还为仇敌,断害肢体,不以为痛。
目视色而不顾身之所闻,耳所听而不待心之所思,心奔欲而不适性之所安。
故疾病萌则生不尽,祸乱作则万物残矣”。
这实际上是对名教破坏人的自然本性,“残生害性”的指控。
阮籍主张要“循自然,性天地”,认为只有“混一不分,同为一体”的“至道之极”才能使“善恶莫之分,是非无所争”,“万物反其所而得其情”。
这体现了阮籍对儒家名教的反叛。
(2)论泰古无君 阮籍认为,名教并非自古就有,而是后来才产生的。
他说:“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
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
在这样的社会中,既无是非之分,也无贫贱之别。
“明者不以智胜,闇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
所以人们不会去争利避害,趋福去祸。
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人们都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各从其命,以度相守”,“保身修性、不违其纪”。
根本不需要名教。
后来,有好异之徒,“不顾其本,各言我而已矣”,硬区分出贵贱贫富,是非善恶。
这样便出现了君臣之制。
随着君臣的设立,残生害性的事也就跟着出现了。
“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
做君做臣的“怀欲以求多,作伪以要名”,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便利用名教来束缚人民。
“尊贤以相高,竞能以相尚,争势以相君,宠贵以相加”。
至使天下皆趣赴以利,互相残害,因此而出现了亡国、戮君、溃败之祸。
阮籍指出,名教礼法实际上就是残贼、乱危、死亡之术,并不是什么“美行不易之道”。
阮籍向往一种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但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消灭君臣之制的正确道路,最后只好幻想
着“飘飖于夫地之外,与造化为友”了。
阮籍把君臣上下之制和贫贱富贵之分看成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开魏晋时期无君论思潮的先河。
(3)“逍遥浮世”的人生理想 阮籍通过他所塑造的“大人先生”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
大人先生是“至人”,至人“不处而居,不修而治”,不希情于世,也不系累于时。
“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
无是非之别,无善忠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
这种境界绝非礼俗之士所能具有。
礼俗之士只是一些裤裆里的虱子,所体会的只是以深缝坏絮为吉宅,以缝际裤裆为绳墨,绝不会有“来东云,驾西风”,“彷徉足以舒其意,浮腾足以逞其情”的感受。
阮籍借大人先生的言行对其向往的“逍遥浮世”的生活作了诗画般的描述,“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登乎太始之前,览乎忽汉之初,虑周流于无外,志浩荡而自舒,飘飖于四运,翻翱翔乎八隅。
欲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